摘要:在世界各国经济强国大力发展STEM教育的背景下,欧洲各国也把STEM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该文首先描述欧洲劳动力需求增长和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然后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一步阐述和分析欧洲各国的STEM教育推进政策和项目实施情况。基于对政策文本分析,提炼出典型国家STEM教育推进政策主要持伍:多国家和部门联合协作、重视“科学资本”的作用、尽可能早地开始STEM教育、STEM专业大学教师和学生与基础教育合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STEM项目、STEM教育置于社会和生活之中的实践教学。最后,借鉴欧洲STEM教育推进政策,进而提出我国STEM教育政策的建议:国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多部门合作实施STEM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资本”;建立STEM学习中C和利用非正式的组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师培刊要先行;支持高等教育反哺中小学教育。
关键词:欧洲STEM劳动力短缺,欧洲STEM教育促进政策,教育促进政策持点,政策启示
一、引言
正如OECD(2011)报告指出,欧洲STEM教育政策的关注点是STEM人才培养和技能提高,因为STEM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被认为是欧洲能够持续创新凰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世界各经济强国积极地开展STEM教育背景下,欧洲各国近几年连续出台了STEM教育政策报告,从整体上反映了欧洲STEM教育的现状、政策理念、就业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其目的是解决STEM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如:在2011年,欧洲委员会的Eurydice发布《欧洲的科学教育:国家政策、实践和研究》提出欧洲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分析了学校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中的障碍。在20回3年,《STEM:国家比较:欧洲:在国家比较视野下审视STEM技能缺乏的解决方法》,描述了比利时、德国、丹麦、荷兰、挪威、瑞士和瑞典等国家STEM教育现状、学生性别差异、高等教育STEM毕业生规模和STEM教育推进政策。2015年欧洲委员会发布《科学教育塑造有责任的公民》指出,科学知识的作用是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创造性和创新性能力,通过合作应对挑战。科学知识同样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引导科技发展预测未来。这就把科学教育置于教育目标的中卜位置,把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2013年,法国发表了《文献综述一一法国的STEM教育》,报告描述了法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STEM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学校和国家凰政府的层面推进STEM教育发展策略。
本研究基于欧洲STEM教育政策和有关报告(共计20余份),介绍欧洲STEM就业市场供给现状和劳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分析和解读欧盟和各成员国STEM教育推进政策的要点和特征,并为我国STEM教育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二、欧洲STEM教育人才供给面临挑战
(一)欧洲STEM就业市场的现状
1.欧洲就业市场STEM劳动力需求增长
根据欧盟技能全景提供的数据,预计2015-2025年所有行业的岗位需求有3%的增长,而其中与STEM相关的科学和工程专业和辅助专业增长预计分别是回3%和7%,欧洲就业市场对STEM劳动力的需求大大超过了其他行业。另一个发展趋势是到2025年,从事STEM相关的职业的劳动力将会有三分之二的人退休,会有七百万的工作岗位空缺。
2.欧洲STEM就业市场供给不足
因为STEM专业学生入学要求的门槛高和辍学率高,学生选择STEM专业的人数逐年下降;2006至2012年欧洲STEM毕业生的供给从22.3%增加到22.8%,基本上稳定。但是,如上文所述,与欧洲就业市场对STEM劳动力需求增长相比,STEM劳动力的供给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此外STEM专业学生就业渠道不仅限于STEM的专业,很多STEM毕业生流入到行业以外,比如绿色建筑和电动车生产等。《欧洲商业》杂志指出:今后缺少具有STEM技能的劳动力是欧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
同时欧洲各国面临着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工业国家对高技能STEM人才需求的竞争。欧盟各国高素质的STEM人才受到高福利和高薪的诱惑,而选择移民到其他国家。加之,欧洲的移民政策(工作许可凰公民身份、经济和社会权利、社会服务)严格,并不是外国STEM人才的首选之地。在这双重压力的作用下,欧洲STEM教育能提供给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人数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STEM人才短缺原因
影响STEM人才短缺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背景(科学资本)和学生自我效能感。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资助项目ASPIRES的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教育特别重视科学资本。科学资本是指个体自身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能够与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有社会交往的机会。学生的科学资本(包括父母和家庭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在回4岁以后学生是否选择STEM专业的重要因素。此外,学生积极和正面学习的态度也会影响其成绩、学生PISA的成绩与学生享受科学学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或自我信念和学生的动机会影响其高中毕业后的职业选择。
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工作条件、教学和师资。第一,社会因素是指人们对科学家和工程师态度存在偏见,认为他们的工作并不吸引人。年轻工程师认为工程师的职业有创造性,有益于社会,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工作具有国际化特征;然而外界对工程师的职业认同点低。年轻工程师对工作的自我肯定和外界对工程师工作理解的偏差,行业外对工程师工作的误解会影响学生和家长放弃学习STEM专业。
第二,经济和工作条件的因素。STEM职业没有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工作的安全性差,科学家所签的合同多是短期的且薪水不高,有些高等教育学者认为STEM的劳动力短缺的恐惧并没有导致STEM从业人员工资上涨(例如工程行业)。在以科技研发为主的公司,工程师和科学家能够达到公司高层的管理职位比例很少。在STEM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率高,但是在其职业发展的初期和中期阶段,他们的薪水并不尽人意,女性的薪水比男性更低。这最终使学生放弃从事STEM行业的工作。
第三,STEM教学方法和师资因素。STEM学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科学课程的态度、学习动机和成绩。教师素质是STEM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目前在欧洲各国STEM教师核卜课程(数学和科学)的师资缺乏。教师的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