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工业论文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及措施

摘要: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主要是突出工程实践内容,重在为现场工程应用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及实践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为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关键环节地学专业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自招生以来逐渐增加其规模,预计全国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研究生的结构比例会达到1:1。然而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人们对此类研究生培养定位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研究生报考者甚至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人员也未能区别清楚。为此,扩大宣传力度,构建合理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把握好培养的关键环节,落实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施尚明等结合油气田地质勘探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个阶段的培养方式,着重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芦鸿娟等分析国内外不同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结合国内外课程体系特点讨论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硕士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衣伟宏等将协同创新的理念应用在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利用资源协同、人才协同、信息协同的理念促进校企合作。朴春德等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平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工程实践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梁炯丰等结合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着重在提高生源质量、落实“双导师负责制”、增加地质实习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套培养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案。王丽华等改革了主干课程内容,建设了多模式的实践教育平台,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专业型硕士培养提供了参考。本文结合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为依据,进行技术措施梳理和讨论,力求为同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管理提供参考。

一、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研究生授予权,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矿山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矿井水害防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012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按两年进行培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一些环节把握仍欠准确,生源质量欠佳,实践基地中训练无序化,企业课题不固定延续性差,这些导致实践过程走形式;培养学制两年时间短,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践时段、学位论文过程冲突无保证;校内导师指导按学术型培养,学位论文与实践能力训练不匹配;双导师制实行的效果发挥不佳,企业导师无待遇无政策辅助等,这些问题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相应的管理程度不足。地质工程专业是面向全国地勘及矿山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其受行业经济形势影响较强,在当下地勘形势趋缓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规范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通过强化协作单位的实践训练,来提升整个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时代对实践性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及措施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制定、双导师作用发挥、实践基地平台使用、学位论文完成以及培养过程把控等是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且在培养中落实、落细、落小,做到精准化培养。

(一)制定与企业实践相适应的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相对于学术型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型,两者虽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目标和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别,需要在培养方案中加以落实。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技能性相结合,是通过掌握一定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现场实践锻炼与应用,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按学校的要求,不断精简基础类课程教学量,相对压缩其学分比例,减少英语课时量,将其整体授课时间压缩到一个学期内完成,为现场的专业实践提供相对充裕的时间保证。近年来,受行业形势影响,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下降,加之相关的实验方法欠缺,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时,专业课程中应开设学科综合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对专业实验方法的认知度,打好现场实践基础。

(二)强化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行业实际工作经历。其理论基础需要校内导师在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为学生制定并督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专业实践时再与企业任务内容相结合。因此,导师选择时是由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双选时,校内导师选择时要求具有一定的科研实践经验且为教授职称的导师担任,校外导师要求副高职称以上且主持过省级以上研究课题的技术人员担任,两者搭配有利于两方面知识的融合与培养。同时在指导过程中,及时做好对导师的培训及过程督促,导师培训中多是通过校企合作课题、企业实训等方式进行,增加校内导师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现场导师在培养过程中重点是结合人才培养环节加强沟通,而不是单一的安排和完成实践任务。

(三)做实企业实践基地的平台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期间要求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为确保实习时间和任务的完成,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学期即可由导师安排专业型实验任务,结合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开展前期的开放型实验。近年来,地质工程学科通过省振兴计划支持,发挥校企协同合作优势,积极与地勘和矿山企业联合,打造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现已与福建省煤田地质局、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淮南矿业集团、苏州南智测试、安徽惠州地质研究院等单位合作,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重点在水工环地质、地球物理探查、矿井地质、环境地质等方向做好项目及实践内容的合作,共同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过程,在基础课程完成后,依据确立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实践单位。同时做好校内实验与现场实践方向的衔接,抓好实践能力考核是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探讨的课题。

(四)提升实践项目及学位论文的融合度

通常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锻炼内容不要求与学位论文挂钩,但地质工程方法技术的融合性强,且安徽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制年限短,加上现场实践时间,需要合理安排其学位论文的工作任务。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中根据企业情况,由双导师进行沟通与评估,结合企业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其学位论文题目及工作内容,可以根据双方合作开展的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所完成的实践成果成为承担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有利于研究生的实践工作及学业完成。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考核的形式多样,包括调研报告、应用研究、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和工程设计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不注重在理论上解决科学问题,但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能够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某一类问题。学校在专业学位论文送审和评价时采用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突出其实践锻炼内容,客观地评价论文的工程质量及水平。

(五)精细化把控专业培养过程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基础,通过增加矿物岩石学实验、地质调查演练、地球化学实验等加强实践基础的培养。教学中与企业课程内容融合,深刻阐述生产中须要解决的实际难题,使学生了解当前技术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增加学习期间实验室岩心数据库、岩矿构造、勘探技术手段等内容的开放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为现场实践及专业学位论文完成打好基础。加强培养过程的相关制度建设,及时让导师了解培养政策和制度。加大对培养各个环节的节点检查,将每年的12月作为学位论文检查督促月,根据研究生实践情况采用或集中或分散汇报,及时掌控研究生整体和个人培养状态。

近年来,地勘行业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其行业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人才需求较前些年需求降低,因此作为高校更须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通过与企业联合,增加协作人才培养成分,甚至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这对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带来好处。同时,地质工程领域的专业研究生是未来我国地质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做好该类人才的储备。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地质行业的科学技术和理论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地质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应不断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分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其培养的基础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中心是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按照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达到国家和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要求,进而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地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