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属单位是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风险集中的领域之一。内部审计部门可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帮助基层行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加强直属单位风险防控,保障其履职目标的实现,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
[关键词]人民银行,直属单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价值增值
当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已由监督评价转为价值增值,传统的查错纠弊审计已不适应这一定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事前主动的审计模式,内部审计部门应利用自身职业优势,帮助行领导和管理人员辨识关键风险点,改进内部控制措施,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效开展。人民银行基层行直属单位,如票据清算中心、培训中心等,在管人、管财、管物方面拥有一定的权力。近年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要求,为各级单位划定了不可触碰的“红线”。直属单位经营管理中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必须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进行调整。
一、应关注的重点风险
人民银行的直属单位,管理环节多、人员流动性大,又具有行政色彩浓、缺少专业管理团队等特点。近年来,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合规尺度逐步趋紧,直属单位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其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正式在编人员违规领取报酬,增加外部查处风险
由各级分支行委派到直属单位任职的人员属于正式编制,其工资福利由人民银行发放。但由于直属单位自身业务特点,如票据清算中心,要进行晚场交换,晚上要加班4个小时,以往领取加班费现象比较普遍。近年来,中央和总行已经出台规定,明确禁止正式在编人员在任职单位领取报酬。但受长期习惯做法影响,领取加班费、津补贴、占用直属单位车辆、在培训中心免费用餐等现象仍然存在,引发人民银行声誉风险的可能性极大。
(二)社会聘用人员配备与管理存在缺陷,放大业务操作风险
受人员编制限制,直属单位大多数操作类岗位需要由社会聘用人员担任。部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习惯用经验做法代替规章制度,工作差错时有发生。直属单位缺少人力资源管理和法律方面的专门人才,管理人员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缺少相关知识和经验,在劳动合同签订、五险一金缴纳、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部分单位不重视用工前审查,甚至录用了患有重大疾病、有犯罪前科及黄赌毒不良习惯人员,带来较大风险隐患。
(三)缺少系统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导致营运风险
一方面,虽然各级领导对安全管理比较重视,但部分基层员工责任心较差,有章不循、有禁不止,因疏忽导致的工作差错和事故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安全管理手段仍然比较落后,靠口头强调、就事论事的多,靠技术设施科学防范的少,更缺少系统性的应急处理机制。如培训中心发生食品卫生事故,票据清算中心发生计算机安全事故,重要业务系统中断、重要数据泄密或损坏等,都会导致一定的营运风险。
(四)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资金资产损失风险
一是“小金库”风险。收入不入账,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或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二是会计核算风险。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原始凭证不合规等,或面临外部税务等部门的查处风险。三是资金风险。库存现金白条抵库,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多头开户,公款私存,导致贪污挪用等。四是资产风险。往来款项核对和催收不及时,呆账坏账得不到及时清理;存货出入库管理和定期盘点制度执行不严格;未及时办理固定资产产权登记手续等。五是采购风险。采购过程中因受蒙蔽或有关人员故意舞弊,出现质次价高、以次充好等问题,遭受经济损失。六是合同风险。因缺乏足够的商业和法律知识,出现合同内容不够完整、条款不明确或存在歧义、不符合《合同法》要求的主体资格等现象,影响直属单位自身甚至基层人民银行合法权益的维护。
二、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策略
(一)建立全面风险评估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部门风险评估工作试行办法》(简称《试行办法》)目前只规范了对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的风险评估,未涉及直属单位的风险评估问题。直属单位作为基层人民银行关键风险领域之一,其内部审计部门应参考《试行办法》,逐步建立全面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直属单位业务和控制目标的分析,识别风险事件,形成直属单位风险事件清单,评估每个风险事件的风险级别,根据评估模型计算风险分值,以分值排序作为制定审计计划的依据。评估过程要考虑直属单位自身特点,详细梳理其业务流程,逐步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风险评估数据库。
(二)按风险状况配置审计资源
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引入风险导向模式,并非在原来的审计过程中简单增加风险评估环节,而是在控制总体风险的基础上,对审计内容和程序做出科学取舍。在审计计划阶段,根据风险排序制定中长期和年度审计计划,对风险较高的业务领域优先安排审计。在审计实施阶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重点,制定审计方案,经评估认定,不存在重要风险的业务领域,可以简化审计程序或以穿行测试代替,对于高风险领域则要进行详细的审计测试。在审计报告阶段,根据对审计发现问题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确定审计报告和后续跟踪的重点,以提高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针对性。根据风险程度对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进行排序,有针对性地选择审计重点,有利于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和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三、风险导向审计具体方法
(一)关注正式在编人员违规领取报酬问题
一是全面核实工作人员身份,属于人民银行正式在编人员的要取得人事部门批准文件。二是核实正式在编人员工资福利的发放渠道,检查是否存在在直属单位违规领取加班费、津补贴等货币性收入问题。三是结合收入审计,抽查点菜单、住宿单等原始单据并询问餐厅、客房服务人员,关注是否存在个别人员利用职权获取利益,用餐或住宿后不缴纳或少缴纳费用问题。四是结合支出审计,检查直属单位所列支的费用是否都属于正当公务用途,尤其是大额的高档商场购物支出或高档场所消费支出。五是详细检查车辆使用登记、ETC通行记录、加油单据、维修单据等,关注是否存在违规占用直属单位车辆问题。
(二)关注社会聘用人员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是检查直属单位用工管理制度,关注用工原则、招聘录用、考勤考核、薪酬保险、福利待遇、考勤制度、处罚制度等内容是否明确合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检查直属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关注合同要素是否完整,签订是否及时。三是检查员工录用资料,关注直属单位是否重视用工前审查,详细了解拟录用人员的健康状况、工作经历和社会背景,从源头上防范人员风险。四是检查员工考勤和日常管理资料,结合对各层级人员的询问,关注直属单位是否重视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监督,是否建立有效机制,关注“八小时以外”动向,及时发现反常迹象,提前防范案件发生。五是检查工资保险发放记录和奖惩资料,关注工资待遇标准是否合法合理,是否按规定及时缴纳“五险一金”,是否定期组织开展履职情况的考核,对违规违纪人员是否及时做出处理。
(三)关注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情况
首先,检查直属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评估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检查直属单位日常安全检查记录,结合实地查看,确定是否定期组织防火防灾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能否及时整改。再次,关注直属单位是否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是否引进高科技安防设施并注意对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和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是否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最后,关注直属单位是否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是否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在员工中组织开展安全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是否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救灾、食品卫生事件等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演练。
(四)关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1. 关注直属单位是否建立与自身体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建立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财产清查、授权、支出分级审批及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按规定设立会计机构,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要求。
2. 关注货币资金管理情况。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舞弊风险易发高发。对于货币资金的审计,首先,要关注现金支出是否符合规定的范围,无正当理由的大额现金支出是否存在虚列风险。其次,监盘库存现金。如果发现工作人员以公务活动名义长期借用大量现金即白条抵库问题,要予以特别关注。这些支出极有可能用于购置烟酒或请客送礼等违规支出,在年底变通处理之前以现金借款方式存在。最后,关注银行存款管理情况。结合收支审计对银行存款进行审计,确定各项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支出是否真实合规,是否按规定缴纳各种税费等。
3. 关注采购和资产管理情况。检查直属单位是否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采购活动的决策、执行、验收、保管等环节能否做到适当分离,供应商选择是否经过必要的内部程序,对外签订合同是否经过人民银行法律事务部门审核。各项物资是否建立出入库及保管领用登记制度,资产是否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并定期进行清查盘点。
4. 关注人民银行与直属单位的财务往来。一方面,要关注资产往来情况,关注独立核算的直属单位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是否存在无偿占用资产问题。另一方面,要关注资金往来情况,对人民银行与直属单位之间的资金往来要逐笔核对,核实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是否属于正当业务用途。尤其要关注年终决算等敏感时间点,关注基层行是否存在将难以处理的违规支出向直属单位转嫁,或利用直属单位虚开发票、转移藏匿预算指标,将预算资金转出设立“小金库”等严重问题。
四、进一步发挥风险导向审计增值作用
(一)帮助直属单位强化内部控制
基层行直属单位制度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或者照抄人民银行文件规定,或者照搬社会性公司管理制度。制度与实际情况相脱离,而且疏于归纳整理,新老制度混为一谈,增加了执行的难度和成本。在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应利用自身优势,对直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诊断”,发现制度制定脱离实际或制度修改相对滞后的问题,通过审计报告向行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提出,促进相关制度的修改完善。
(二)帮助直属单位改进组织治理
通过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为直属单位“看病”,更要提高“免疫力”,发挥建设性功能。应通过审计建议的方式,采用从行领导开始,自上而下的方法,督促直属单位逐步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分级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使管理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和制约。通过建立必要的议事机构和决策监督程序,克服直属单位内部管理中“行政化”“一言堂”倾向,形成权责分明、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其组织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