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改善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费用,是每一个工业企业关心的切实问题。本文将从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核算与管理针对的对象出发,分析现阶段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改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理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生产活动的出发点,而决定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成本费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下面将对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进行具体分析。
一、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关系
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严谨、准确的成本会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前提基础,而高效的成本管理反过来为成本核算的顺利完成提供保证。成本会计管理工作评估监督相关核算工作,指出其中不足之处,并督促其加以改善,使以后的核算工作趋于完善。成本会计核算数据的精确性、导向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方向。
二、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对象分析
成本会计的核算管理对象共列为下面五种
(一) 行政管理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宏观掌握生产结构和资金耗用,细致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情况、生产成本,评价生产技术的改革手法,无形资产,专利技术的使用成绩,考察为落实降低成本而出台的机制体系的施行效果,总结成本费用的降低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日后继续进行经费拨支、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二) 生产管理部门
生产管理部门由工厂、车间等组织管理生产的部门组成,这些部门是企业生产的最前线,是企业最了解生产所用实际消耗的地方,也是控制生产成本最直接相关的部分。生产管理部门要明确自己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重视自己的材料、人工、生产费用,有目的性的主动控制自身生产成本。成本会计要把向成产管理部门提供相关成本信息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之一。
(三) 基层生产单位
基层生产单位包括车间、工段、班组,它直接发放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肩负着控制企业的基础成本的重任。工业企业的班组以成本核算为主,成本考核以班组作为具体对象。基层生产单位也是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对象,接受成本会计数据资料。
(四) 企业内部员工
工业企业普遍施行的责任制制度使得员工重视自身生产耗费,职工出于保障自己利益的考虑关注产品生产成本。工业企业成本会计以向职工代表大会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保障员工了解会计信息的权力。
(五) 工业企业其他相关会计分支
成本会计为进行成本核算,需要求财务会计提供资产价值等相关数据,在统计资产计算企业利润的时候,财务会计要为成本会计提供相应在产、半成品、成品产成品成本等资料,同时成本会计为财务会计进一步发挥内容、功能、提供成本数据资料。
三、现阶段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核算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现今我国许多工业企业对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缺乏系统具体的认识,有的企业甚至不了解成本会计核算的职能,缺乏专业的成本会计人才。很多出纳或者非财务专业人员直接担任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由于缺乏必须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报账时常出现错误。这些制约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效用的发挥,弱化了其应有的作用。
(二) 核算与管理部门设立不科学
在多数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理与企业各部门相分离,独立设立的会计核算管理部门不能紧密联系财务管理工作,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其他部门的具体业务很难全面了解,也不能完全掌握其开支信息,这极大影响了会计账务的精准处理。
(三) 核算与管理工作缺乏完善、高效的监督机制
因为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企业中一些部门利用机制自身漏洞,为自己谋求眼前利益,损害企业整体利益,找到各种借口欺骗无法全面了解其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直接导致成本核算信息不真实。
四、改善工业企业核算与管理的建议
(一) 提升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认识水平
工业企业要重新认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认清其对于管理信息决策的重要影响,组织企业会计人员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进新思想、新方法,加大对于会计部门的资金投入,完善核算与管理的相关机制,确保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效用。
(二) 降低坏账风险,督促应收账款回收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赊销业务的管理,建立细致的销售授信体系,如果授信额度超出绝不出货,并指派专人监督是否部门严格按照授信体系发货,从而降低坏账风险。
工业企业指定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收回,使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具体会计部门人员盯对,设立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完成应收账款回收任务的员工进行奖励。这种直接和员工本身奖金挂钩的机制必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避免资金链中断。同时工业企业应该努力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品牌效应可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的同时收到货款,应收账款将不复存在,而取得预收账款,应是工业企业经营的最好情况,在收到订单的同时收到货款,会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成本。
(三) 运用适时制生产模式,减少库存成本
企业从客户需求入手,层层倒推安排生产,产品的生产实现供需高度契合,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完全对接,原材料、需要从外部购买的部件只有确定生产需要时才批准购进。这些材料一旦都购入马上投入生产现场,转化为在产品,节省了建立存储仓库的成本和给付存货管理人员的工资,并从存货存储和生产环节两个方面降低了成本。所以,这种模式,对极大限度的减少企业存货,降低库存成本大有裨益。
(四) 创新成本管理模式,减少生产成本
工业企业对自己生产产品的特点、品种进行分析,结合成本管理的需求,固定成本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企业实行市场内部模拟的模式,在企业内部生产部门,以市场现实供求情况为依据,进行生产各环节的买卖模拟,算出由内部成本和内部价格得出的产品内部利润,比对相同产品的市场利润。
得出企业是否具有生产优势,如果没有,找到影响利润的环节,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五) 分析预算与实际成本差异,减少风险成本
企业应该注重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数值差额,如果差额较大,要找到引起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展开分析加以改进,并计入档案为日后制定标准提供根据,切实做好成本控制。在实际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定期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报告,使企业领导层及时了解成本控制状况。
五、结束语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是影响工业企业经营决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其愈来愈被企业重视的今天,明确二者间的关系、面对的主要对象,认识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改善,将有效地增强核算和管理水平,减少企业成本,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