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发表共建多样化的实践基地模式
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校企双方以实践论文发表教学基地建设为契机,探索人才培养和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形成自己的区域特色和优势。双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共同评价实践教学的培养质量;双方通过行业精英进课堂,定期开展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双方合作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形成产学研综合平台。
二、规范基地管理,建立基地组织管理论文发表体系
实践教学基地分为三级管理,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由学院院长和广东新兴铸管有限公司领导组成;管理层由学院教学副院长和基地依托单位的人事部长组成;执行层由专业系主任和指导教师,以及基地依托单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组成,形成“层级清晰、职责分明”的管理体系。管理层和执行层具体负责基地的论文发表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一同参与相关制度和实践计划的制订、参与学生管理、评价和反馈,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行。
三、构建多层次递进的实践论文发表教学体系
多层次递进、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见下图所示。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贯穿大学四年学习全过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分为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创新实验室项目等多种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块,使得实践教学模式不局限于实习。其中低年级的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前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而各阶段的课程设计、综合项目实训和创新实验室项目,安排在校内实验室完成。指导教师可以安排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指导。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技术及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共建学生论文发表创新实验室
校内提供实验室场所,校企双方共建创新实验室,为正常教学、课外竞赛等服务。实验室团队成员经过选拔培训,并以老带新的模式管理。在日常教学期间,企业和学校专业老师共同指导实验室学生进行项目研发和参加省级大赛。
五、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师资队伍“双师双能”化
在师资队伍培养上,着重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企业选聘技术骨干作为基地的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实践任务,同时学校安排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使两种师资类型优势互补。学院出台相应激励制度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实践论文发表教学,提供与实习实践相关的课题,为学生搭建理论结合实践的桥梁。校企双方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指导能力,促进校内指导教师成为双师双能型。
六、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机制
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上,坚决杜绝出现表面主义。组织管理层要切实关注合同条款的履行情况、合作项目进展情况等。实践基地根据不同的实践项目,论文发表建立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实践成绩的评定,校、内外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综合鉴定成绩。
七、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辐射作用
依托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合适的监督评价机制,以及具有丰富实践论文发表教学经验与扎实理论基础的师资队伍,使实践教学基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打造成区域品牌。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实践基地的层次化、立体化,最终形成开放共享机制,为更多兄弟院校提供校外实践教育服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实践基地的层次化、立体化,最终形成开放共享机制,为更多兄弟院校提供校外实践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