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最佳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完善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以及课程论文发表内容和要求,设计、组织一些具有参与性和知识引导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完成对重点、难点内容的应用,借助这一手段深化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一、引入数学实验教学论文发表活动
绝大多数小学生都认为数学无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开展探究和学习活动,这是非常片面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原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借助实验的形式完成对知识提取过程的有机还原,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难点内容的形成和应用产生更加深刻而形象的认知,以此拉近知识内容和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以取得更为良好的引导效果。比如,在讲解“三角形”这一课中“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重点知识时,教师可以发给学生或要求学生现场制作一个纸质的三角板,引导学生将三角板的三个角撕下,而后将这三个角的顶点对在一起,观察外侧两个角的外边是否处在一条直线上,以此论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知识论文发表结论。如果学生的认知思维比较活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这一实验方式,获得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二、论文发表布置具有社会实践性质的课后作业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必将回归于、服务于生活,这应成为指导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论文发表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以课程重难点内容为主要考查目标的课后作业时,可以在保留传统书面作业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社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会感受到重难点在现实中的巨大应用效力,还会在问题解决时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从而对深化相关内容的自主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完“折线统计图”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围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这一重点内容布置一项长期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本地的一些超市,记录每家超市中一些常见商品的价格,并将每一天的商品均价计算下来,而后制成一幅折线统计图,以此作为反映不同超市最近一段时间物价走势的参考资料。
三、完善学生日常知识论文发表训练
对数学知识,尤其是重点和难点的有效理解来说,课堂教学所能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指出方向、提供方法,具体的理解和磨合还必须依靠学生的日常思考和应用。基于这一基本认知,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对学生关于课堂重难点知识的引导和应用训练从课堂拓展到课下,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对课程学习成果的多维练习,让学生可以进行常态化的关于重难点知识内容的论文发表分析、吸收和应用,为良好教学成果的取得提供长足保障。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互助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小组指定一名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为组长,安排组长利用每天大课间或数学自习课等机会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日常练习,就当天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做具体的例题训练,并对每个成员的作答情况和速度做简单的判阅与记录,小组长本人的训练则由教师亲自负责。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引入“组长轮换制”或“组长竞争上岗”,在每一次测评后根据学生的成绩进步幅度和水准重新指派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