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国际教育技术进行元分析,可以得到国际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有助于掌握教育技术学领域发展的宏观走向和微观核心。文章以国际教育技术SSCI 期刊2008~2017 年这十年间刊登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SATI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以关键词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国际教育技术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以数字化学习为主要背景,以教育实验研究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CAI 等研究主题进行相关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更加契合于教育技术的本质。
关键词: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共词分析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各国教育技术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如李哲等从研究内容、研究理论等方面对日本教育技术发展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日本教育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杨淑萍等采用Citespace 对英国教育技术核心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在2003~2012年所发的文献进行共现分析,得出英国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还有一些学者对国际教育技术核心期刊2012 年以前刊发的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出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为全面了解国际教育技术最新研究热点和趋势,本研究选择6 本国际教育技术SSCI 期刊于2008~2017 年所发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共词分析法,通过高频关键词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国际教育技术近十年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总结出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主题分类及特征,为国内教育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
一 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与思路
本研究以2008~2017 年国际教育技术SSCI 期刊所发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参考相关文献和领域专家的建议下,最终选择以下6 本期刊近十年刊登的论文作为研究数据来源: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1017 篇)、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842 篇)、Computer &Education(528 篇)、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62 篇)、Educational Technology(452 篇)以及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39 篇),共3540 篇。所选6本期刊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文献,其代表性较高,研究结论可信度较高。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 所示。
2 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采用关键词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对所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对关键词的提取以及分析,能够让研究者清楚地掌握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以及研究趋势。共词分析法是通过构建高频关键词相关矩阵,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以此得到某两个研究主题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提取出相关矩阵后,将矩阵导入SPSS(22.0),进行因子分析和碎石图分析,从而得到国际教育技术研究重点和框架。本研究采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 for Informetrics, SATI)分析文献题录信息。
二 研究过程
1 提取高频关键词
利用文献统计工具,经过对关键词进行同义合并、去重之后,本研究从样本文献中提取出了2282 个关键词,部分高频词如表1 所示。
2 构建相关矩阵
任何一个关键词都不是单一独立地存在于文献中,而是与其它关键词共同构成文章的主题。如果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频次较高,相关系数大,说明二者相关性较大。本研究对高频关键词构建相关矩阵,以探讨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相关程度的强弱,如表2 所示。
3 导入SPSS
(1)因子分析
由于高频关键词数目较多,故本研究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关键词进行了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在众多的研究指标中找出少数几个综合性指标,来反映原来指标所反映的主要信息。本研究将相关矩阵导入SPSS(22.0)中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2 所示。
由图2 可知,在第23 个成分后,便没有旋转平方和载入。第23 个成分的旋转平方和累计率为57.262%,也就是说,前23 个成分可描述整个研究样本的57.262%。因此,对国际上教育技术领域研究主题的分析,只需提取前23 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即可。
(2)碎石图分析
SPSS(22.0)提供了碎石图以找出特征值变化较大的因子,能够更简洁明了地反映整个研究样本的分类指标,以达到更好的降维效果。本研究将50 个高频关键词导入其中,得到碎石图如图3 所示。由图3 可知,前8 个关键词的变化幅度较为明显,说明前8 个关键词已足够代表该样本。
三 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研究稳步增长
由高频关键词提取结果可知,国际近十年教育技术研究热点集中在数字化学习、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的应用上。研究发现,较之于十年前的研究热点,许多高频关键词仍呈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如教学设计、教师倾向、学生倾向、教育技术、技术整合以及网络等,说明这些仍是国际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持续热点主题;而有些高频关键词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如CAI 虽然目前仍处于研究热点,但是其词频统计较十年前降幅很大,说明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幅度降低。CAI 通常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运用较多,而对此主题研究热度的下降则反映了教学活动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发生转移。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逐渐增多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8]认为,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达成教育目的之手段的体系,是教师教学实践力最直观的表现。通过以上分析,国际教育技术对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的研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其与国际(Foreign Country)、教学效果(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钟启泉教授认为,教学方法不等同于应用技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教学方法却不是简单地将技术拼接于教育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技术,使其服务于自己的教学,从而创新教学方法,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是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时代需求。
3 信息技术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影响逐渐加深
与魏顺平教授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出现了一些新的高频关键词,并且总体上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新晋高频词Electronic Learning(数字化学习)的研究频次等级较高,在样本文献中出现了670 次,论文覆盖率达0.19,表明数字化学习正在并将持续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大背景。此外,Hand Held Devices(手持设备)相关研究逐渐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而在联合国教育部发布的《2016 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预测了一年内教育领域广泛使用的近期技术之一就是自带设备(BYOD)。因此该结果从侧面印证了《地平线报告》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最后,教育游戏以及人机交互研究也逐渐增多,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缺陷,因此研究者尝试着将技术引进教育教学中,设计交互性、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游戏,增强学生学习的具身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之于教育技术研究的影响逐渐加深。
4 更加关注教育者对于技术的态度和评价
从教育教学方面来看,教育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Feedback(Response)(反馈)词频等级为28,出现频次为200,论文覆盖率0.06,变化较为明显,说明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反馈评价对教学设计、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Teacher Attitudes(教师态度)作为新晋高频词,说明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倾向。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主力军,对教学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关于教师态度研究包括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教师选择何种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等方面。
5 实证研究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主要研究方法
从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来看,新晋的高频关键词有Pretests Posttests(前后测)、Statistical Analysis(数据分析)、Control Groups(控制组)、Experimental Groups(实验组)。其中,前后测词频等级为19,出现频次为288,覆盖率为0.08,是教育研究方法中词频等级最高的关键词;控制组和实验组论文覆盖率均为0.05,说明国际教育技术逐渐将实证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者将研究对象分为控制组、实验组,实验前分别对两组进行前测,了解研究对象相关的能力基础,经过一定的教育实验后,再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后测,对两次测验的数据分析得到教育实验的有效性以及可复制性。除此之外,前后测的词频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国际教育技术研究方法逐渐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数据来说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问题,增强可信度。
四 国际教育技术研究主题分类及特点分析
1 国际教育技术研究主题分类
根据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以及碎石图分析,本研究得出国际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第一类为基于技术的教育研究,其包含了教育技术学相关研究方法,如对在线课程、远程课程的效果等网上授课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如设置控制组和实验组以及开展前后测)等,再利用相关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探讨数字化学习、基于网络的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创新。
第二类为基于计算机的教育教学,这一类主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与优势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如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结合教育教学,开发出适应于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模式,使其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第三类为基于对象的教育传播,包含计算机媒体传播、学生态度、中小学生等。这一类探讨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诸如计算机、手持设备等工具在向受教育者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而这一研究过程,研究者通常以科学课程教学为平台开展,探讨技术传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学生学习态度倾向的影响程度。
第四类是基于实践的教育改革,这一类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教育技术中的教育实践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对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包含教育游戏设计、计算机模拟、技术整合、毕业生、高等教育等高频关键词。此结果说明,教育实践以及教育改革通常围绕着高等教育进行,也就是说对于高等教育更多地采取相对宏观的研究视野进行深入探讨,而对于中小学则较多地采用微观的角度研究教育教学,如研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
第五类是基于认知的教育反馈。由高频关键词可知,数字化学习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并且研究频次呈持续上升趋势。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曾说,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当前,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交互及反馈功能是否完善还有待考究。因此,这一类主要是基于认知过程的视角探讨教育反馈及交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包含交互、反馈、认知过程等高频关键词。
第六类为基于环境的教育评价。这一类不同于教育反馈,教育反馈关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反馈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教育评价主要从整个教育环境的角度去评价某一教学模式或者教学项目的有效性。如智慧教室,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其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化教育环境,研究者主要从其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改善是否有促进作用及其作用的大小进行评价。
2 国际教育技术研究主题特点
从对国际教育技术学核心期刊中的论文研究分析,不难看出,国际教育技术研究有三大显著特征:①教育教学与技术研究并重。在进行高频词研究时发现,前10 个高频关键词除Educational Technology 和Foreign Countries 之外,教育教学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与技术研究高频关键词各4 个。因此,本研究得出国际教育技术学研究是教育教学研究与技术研究并重的结论,同时注重研究二者的深度融合,避免了技术与理论的偏重现象。②教育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与2010 年魏顺平教授所开展的分析研究相比,近七年新出现了10 项高频关键词如Pretests Posttests、Handheld Devices、Educational Games 等,其中前后测、控制组和实验组以及数据分析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预测未来几年内将会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采用此种研究方法探讨教育技术学领域某一假设是否成立的使用频率将会上升。这说明教育技术学已经从原来以定性研究为主导的研究范式,向定量研究范式拓展,从而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③教育技术源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研究得出,教育技术学研究包含六方面:教育研究、教育教学、教育传播、教育改革、教育反馈和教育评价,其均与教育学领域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教育技术学自身与教学研究是不可分离的,其源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创新性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评价与反馈以及教育实证研究。一些新晋高频关键词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教育技术研究趋势,如数字化学习、手持设备、数据分析等。整体上而言,当前国际教育技术研究主要分为基于技术的教育研究、基于计算机的教育教学、基于对象的教育传播、基于实践的教育改革、基于认知的教育反馈以及基于环境的教育评价六大类,每一类包含着各子研究主题,体现了国际教育技术教育与技术研究并重、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以及源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的特征。随着技术的更新,近几年国际教育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混合式学习、学习分析、人工智能逐渐兴起,对国内教育技术研究有较强的启示。本研究选择国际六本教育技术学SSCI 期刊为研究样本,希望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讨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及趋势。在构建高频词矩阵以及相关矩阵的过程中,选择了排名前50 的关键词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不排除词频等级排在后50 的关键词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因此,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