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中学德育低效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摘要:基于对中学德育现状方面的调研,找寻中学德育的低效表现:管理取代德育目标、考核取代德育手段、成绩取代品德评定。学生主体地位弱化、德育课堂及课程建设滞后、德育目的错位是德育低效产生的原因。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提高教师素质、改变传统说教方式、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是破解德育低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学德育,低效成因,立德树人,实践对策

一、当前中学德育现状及低效表现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组对我市部分中学德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各个学校在德育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学生间的“欺凌”现象频发,学生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中学德育成效不容乐观。因此,通过调查中学德育现状,找寻中学德育低效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1.管理取代德育目标

通过调研发现,学校大都围绕成绩这个“中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只抓学生成绩而淡化了“育人”功能,育人被简化为管理。管理成为实施德育的主旋律,管理取代了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常常是重“管”轻“理”,只“堵”不“疏”,导致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出现了两张皮现象。其实,管理和德育目标有诸多不同:管理的目的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着眼于当下;而“德育目标”是指依据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培养”,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文明、遵章、守法的公民,它不仅关注当前的发展,更为关注未来和长远的持续发展。

2.考核取代德育手段

各个学校都制定了详尽的校纪校规,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考核。毫不夸张地说,量化考核几乎占据了德育手段的全部,其实,量化考核只是德育手段的一种形式,德育手段还有“榜样示范”“陶冶教育”“情境体验”“修养指导”等诸多方式,把“量化考核”作为德育实施的基本形式,势必造成德育手段单一、学生感到厌倦、师生关系对立、德育效果低下。

3.成绩取代品德评定

品德评定是对学生品德发展状况的总结,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查阅学生“家庭报告书”,了解三好生评选过程,发现品德评定有一定的偏差。一是把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品德操行得分;二是在评定“三好学生”时,通常是以成绩为第一要素;三是对学生的评语“千人一面”,大同小异,没有去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没有具体的个性化评价。这些评价方式带有单一性、片面性、随意性,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品德的实际状况,达不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目的。

二、中学德育低效成因探析

1.学生主体地位弱化

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在外力指导和引导下依靠自身的内化而生成。德育过程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提供多元的可供选择的内容、方法、形式、时间、空间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查发现,各个学校都能定期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如法制教育月、感恩教育月、学雷锋活动月、规范管理强化月等,在安排系列活动时,学校很少去考虑学生的需要及感受。我们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其德育基础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教育就失去了针对性。

2.德育课堂及课程建设滞后

各个学校德育课堂都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还是浮于表面,传统的“说教化”课堂“涛声依旧”。我们应从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当下的课堂,审视那些违背“人性”的教育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增长过程同时成为学生能力提升、人格健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再从德育课程开发来看,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是零碎的,没有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让活动引领学生发展。德育课程建设滞后、资源不足,是导致以管代育、空洞说教的客观原因。

3.德育目的错位

德育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调查发现,有的学校错把管理当作德育目的,其实,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要依靠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整体作用。通过调研发现,在学雷锋活动月里,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做好事加分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之所以去做好事,目的是能够为班级或个人加分,而不是来自自身的道德素养,这种管理措施导致学生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

三、破解中学德育低效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是实现德育实效性的前提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就是以人为中心,重视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质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要把握学生的学情。我们绝不能脱离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否则德育实效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学情分析是有效教育的前提,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起点。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乐于助人”,这也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学生也是可以做到的,这时有个别学生说:“这又不是我自己的事,我为何要帮助他人呢?”这时我们要针对现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德育基础,找准学生的德育“基点”,从“不妨碍别人”入手去要求学生。也许有人会说这个要求有点太低了,这个要求确实不高,但是如果这个低的要求学生都没有达到,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在公众场合“不妨碍别人”,那么整个社会风气将大有好转,这就要求他们在公众场所从“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细节做起。

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是一种上下级的不平等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是塑造者,学生是被塑造者,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标准去做,学生由于对教师畏惧也不敢把自己的苦恼向老师倾诉。赞可夫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间的关系如何。”和谐的师生关系犹如一个良性通道,消除了师生间的心灵隔阂,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让师生情感相融;它也是一种“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有利于教育效率的提高。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实实在在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它要求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成为学校德育的“灌输者”和“管束者”,而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才是获得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2.改变传统说教方式是实现德育实效性的手段

首先,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指出:“让儿童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让符号学习与生活连接;用美的愉悦唤起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用情感生成内驱力,让情感伴随着儿童的认知活动;在广远的意境中,通过想象开发儿童潜在智慧。”让学生带着情感去体验生活,让课程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就能体味出德育课程的“味道”,它就会浸入学生的“血液”中。一是通过情感体验,体味出德育课程的“真味”,品德教育在于形成核心价值,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是真实,真实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二是通过情感体验,体味出德育课程的“善味”,“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核心要素,体味“善”的过程,就是将“善”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拥有善而完善的人格;三是通过情感体验,体味出德育课程的“美味”,品德课程作为铸造灵魂的课程,它教会学生审美,这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元素,把这些美的元素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美的体验,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其次,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要重构学材。雅斯贝尔斯认为:“说教化课堂是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对学生耳提面命,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以自我为中心,教育者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长此以往,势必造成课程“无味”、学生“无趣”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重构学材,立足于学生实际,引入时代“活水”,德育课程才能焕发生机。重构学材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顺应,即顺应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调整,即对原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对教材中知识呈现的顺序、方式、学习活动的策略等,根据学情和学习目标进行重组,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进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现实素材,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三是同化,即教师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以使它与学生的认知方式相符,重构学材时,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和课堂的“主干知识”,即“能生长新知识的知识”,以丰富、延展知识的逻辑结构,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提高教师素质是实现德育实效性的保证

首先,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要想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教师首先就得成为这样的人。教师思想品德学科专业素养,是德育课程有效开展的基础。品德课堂的教育质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思想品德课堂,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教学技巧、组织能力,也要求教师具有合理应用知识、整合知识的能力。教师只有以自身的学识、方法、教育艺术的影响震撼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每个教师只有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实现德育课堂的实效性才能成为可能。

其次,提高教师素质要提升教师的人格素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胜于言教”,教育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人格就是一种德育影响。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只有去身体力行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人格素质包括:公平待人、热爱教育、关心学生、严于律己等。

4.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是实现德育实效性的根本

首先,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主要目标。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回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等教育方面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教学整个过程。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深化解读,能否科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全面掌握其背景、要素及培育路径;二是要细化分解,要把总目标细化分解到德育教材的各个章节里,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必须领会其精神实质及其关联度,有计划地细化分解为可操作的三维教学目标;三是要融化渗透,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到每堂课里,要做到“优化观”和“整体观”并举,既要统观教材、优化选择,又要通盘考虑、彼此兼顾;四是要内化践行,既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又要让其外化于行,既要借助先进的德育理念,又要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还要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化载体。

其次,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要做到德育评价的科学化、多元化。即中学德育评价既要评价德育实践的阶段性效果,又要考虑德育的基础性和过程的发展性,科学评价要做到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因此,学校德育评价不能简单地只看德育的结果,还必须对学生德育基础性和发展性进行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现有的表现,还要看其未来发展趋势。所以,中学德育评价不能简化为鉴定、选拔、表彰等内容,而要注重个体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注重形成性评价,以调动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实现德育评价的终极目标。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还要做到德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由教育者担当外,还可由学生自己或家长等其他人员来评定,实施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使评价从单向性向多元性转变,让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长及他人共同参与评价。尤其是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将极大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有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实现德育低效走向德育实效,既要注重德育内容的基础性、过程的体验性、伦理方法的可接受性,又要构建新型的育人理念。基于中学德育实效性建构策略,就是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提升教师的素质,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发展需要和德育目标的协调平衡。我们要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