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城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课后服务是指学校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保障学生课后服务安全,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担当,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课后服务工作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笔者有机会参加市委组织的某县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专题调研,调研活动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该县城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相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增强教育综合服务能力,帮助家长解决不能按时接送学生的困难

前几年的合班并校,让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到县城就读。根据学生和家长需要,学生可选择住校或走读(上早晚自习)。住校的学生除节假日外,一切活动都在学校,由学校安排专任教师组织学习或活动,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大部分农村学生课后无人管、课外无人组织、功课无人辅导等问题。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放学上学,由于家长忙,无法及时接送学生,小学初中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回家返校乘车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该县二中、三中制定了相关措施,安排校车按时接送学生,学生的交通安全有了保障,家长的后顾之忧也得以解除。

2.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

城区中小学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人员、场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形式多样,以课外辅导为主,开设地方选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心理辅导和学科学法指导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城区所有学校开展了“早到可进校、晚走有管护”的课后服务,对住宿学生合理安排早晚自习辅导。一些学校在下午五点后增加一个自习,有专任教师辅导,指导学生做作业或自主阅读,巩固学习内容,增加学生阅读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在这段时间因家长和教师监管不力而存在的安全等问题。学校提供的课后自习辅导,没有额外收取学生和家长的相关费用。同时,各校结合教体局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和体育艺术“2+1”活动。城区小学都有课后开展的特色活动,有的开展轮滑训练,有的开展“科技创新大赛辅导社团”“红领巾广播站”活动,还有的举办校园足球赛,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等;普通高中在开足体艺课的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成立“书法”“器乐”“文学”等七个课外社团;学校心理咨询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缓减学生学习压力,消除矛盾隐患,安排专职心理老师,课后对学生做个人或集体心理疏导。城区所有学校课外都开展学生自主阅读、体育锻炼、文娱体育和辅导竞赛等活动。还有些学校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展了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拓展课程,比如课本剧、国画、故事汇等,充分发挥了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

3.着眼学生成长,创新课后服务内容形式

一些学校积极与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相联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服务内容形式,延伸课后服务工作。比如,一所初中在校外开展“文明志愿者”和“校园文明在行动”等活动;三中开展“读书伴我成长”主题实践与演讲比赛活动。县城内有很多户外活动团体,在节假日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在校学生,不仅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也在不同程度上承担了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是课后服务的有益延伸。

4.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辅导

针对有些家长希望在校外对学生另行实施培养辅导的要求,城区中小学校主动提醒家长选择有资质、有保障的课后服务机构。县城内开办的课外辅导学校、辅导班,弥补了部分特殊家庭(不能正常接送孩子、无法辅导作业)的不便。根据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学生放学早的,辅导学校可以提前接过来,辅导作业;对家在农村或虽在城里却留守在家的学生,有些校外辅导学校还负责接送、食宿、辅导。家长还可选择在课外时间,将孩子送到乐器、舞蹈、美术、健身等辅导培训班(中心),这在一定时段和范围内帮助学校和家长做好了课后服务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来看,该县城区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有着较好的政府政策支持基础,有开展课后服务的物质基础和积极有效的实践基础,但在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清

在调查中,一些学校对课后服务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和教师不了解课后服务的相关内容,对课后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偏”。有的老师认为,课后服务就是打打篮球、做个游戏,玩一玩,多给学生加个自习,辅导辅导作业,最终能把学生安全送到家就行了,忽视了课后服务内容的多样性。二是“靠”。有的家长认为,课后服务是教育部门提出来的,这应该就是学校的责任,靠学校、靠老师;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学生放学后再与学校无关了,课后服务应该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凡此种种,说明部分家长、老师对课后服务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其实,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校共建的合力,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造成学生发展的片面和不足。

2.质量不高

首先,校内课后服务质量亟待提高。课后服务虽然各学校都在开展,内容形式上也在不断创新,但课后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还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要求。如有些活动表面上热闹,但对学生技能的提高却收效甚微;有些活动的开展没有以学生自愿为前提,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些活动的开展没有关注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经常是由极个别学生做活动“代言人”。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后服务的开展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开多开少一个样,办好办坏一个样。再次,校外课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孩子放了学,家长没下班”和节假日学生不到校,家长有时管不上的情况,催生了一些收费高昂的社会托管班、培训班,导致“家长增了负,孩子没减负”,这些校外服务机构存在管理训练不规范和监管检查不到位等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资金不足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还需人力、资金的投入。从调查情况看,资金短缺是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最大制约因素。好多学校资金短缺,无力拿出更多的钱建设场地、购置设施、培训人员。课后服务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从事课后服务的教师大多是义务服务,有个别学校只是象征性地在绩效工资里有点体现。教师的有效付出如果不能获得合理补偿,长此以往就难以调动老师从事课后服务的积极性,最终影响课后服务的质量。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中小学开展好课后服务工作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之需,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之要。开展好课后服务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力、领导是关键、投入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根据该县课后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课后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今年3 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校要把课后服务作为教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高度,充分认识课后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扬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加强家校联系沟通,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等方式,积极宣讲课后服务的相关政策和内容,努力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2.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

要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努力创新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和评价体系,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过程中学生的安全。要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根据师资力量、学生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关注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更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着眼培养技能,通过辅导训练、体育竞赛、趣味运动、社团活动等,既让学生“动起来”,还要让学生有“一技之长”。要大力发展你无我有、你有我新的特色课后服务,努力让学校课后服务活动达到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3.整合资金,加大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投资力度

基础设施建设是课后服务的基础,各学校应多方筹措资金,不断改善服务设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家长委员会委托”“企业赞助”等方式,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学校要把筹措到的资金用到场地建设、器材购买、教师培训上,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建议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其工作应该得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老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才能让学校充当好课后服务的主角。

4.关注个体,切实保障亟需课后服务群体的利益

个别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因父母外出打工或加班,有些家长节假日也不回家,学生无人监管。学校应遵循学生家长自觉自愿、自主申请的原则,开展课后服务。应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学习辅导、体艺活动和影视赏析等活动,努力做到精心组织,保障到位。

5.多措并举,构建覆盖校内外的课后服务体系

要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多管齐下,齐心协力,创新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提升课后服务工作的质量。校外一些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是学生课后服务的有效补充延伸,政府和教育部门在给予肯定和支持的基础上,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方案,严格规范办学机构及办学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综治、公安、卫生、食药监督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课后服务工作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