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1+1>2”的课时改革设想

摘要:课时设置是课程开展的前提,但课时标准经年不变,暴露出它已不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课时联排连上,可以集中时间做好每一件事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1+1>2”的效果。通过课时改革,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升学校影响力。

关键词:问题,课时改革,课程,1+1>2

自夸美纽斯主张班级授课制以来,课时设置就有了固定标准。若干年来,学校课时设置一般为40-45 分钟,且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它主要基于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心理与年龄特点的考虑,从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否是最优的选择,值得教育者进一步商榷。

一、目前课时设置存在的问题

1.照顾了课程设置的均衡性,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就初中阶段开设的课程来看,有十多门功课,其中又有10 门功课需要参加中考。按照每天7 节、每周35 节课来分配,既要兼顾考试学科,又要兼顾非考试学科,既要考虑大学科、又要考虑小学科、所以综合考虑教师个人、学科特点、学校统筹等多方面因素,即使借助电脑排课,也难以确定一个完美的方案。最终这些课程被当做棋子一样挪来挪去。

从周一到周五,从早上到下午,学生马不停蹄地在不同学科的转换中学习。学生对有些课程内容还没真正搞懂就下课了;有些学科每周只上1-2 节课,时间跨度大,知识连贯性不强,等到下次上课时,已然忘得差不多了。对于某些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要么疲于应付,要么马虎应对,进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对于老师来说,通常每节课都会复习旧课、传授新课,然后再巩固所学内容,短短的45 分钟要环节齐全、安排得当谈何容易!况且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教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一节课结束,学生要进行另一门功课学习,而老师则可能进下一个班级讲课,如此匆忙,来不及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及时消化当堂知识。所以对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从来都是“夹生饭”,而我们老师也很少“回头看”。

因此,目前的课时及课程设置,就像给墙抹水泥一样,这个抹一把,那个再来抹一把,一天之内有七八个人来折腾,最终这面墙的质量肯定不合要求。如此看来,这种课时及课程设置,我们不妨称之为“碎片化教学”,其实际效果往往是“1+1<2”,实效性不强,所以必须做出适当调整。

2.照顾了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却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7-10 岁儿童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约为20 分钟,10-12 岁约为25 分钟,12 岁以上的儿童约为30 分钟。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目前的课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的。但是我们知道,学生的注意力与他们所面对的事物是否感兴趣有着正关联。例如,学生看电视、玩游戏、看小说,如果不加限制,他们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可谓乐此不疲;在考试的时候,学生全神贯注,而有些考试的时间长达两个小时。所以,学生的注意力不超过45 分钟这一说法值得怀疑。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也可以被吸引,也就是说,它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

碎片化的课时及课程设置,很难让孩子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件事情。首先,学生每天有五六门功课要上,需要做好各种准备,需要在不同科目间进行调整转换,这使得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处理好每一门功课,从而弱化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其次,课程因课时的设置,导致每天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是零散杂乱的,有些学生还没完全搞懂,一节课已经结束,而另一节课即将开始;即使本节课听懂了,但下课后就模糊了;写作业的时候,或许还能有点印象,等到考试的时候,只剩下一知半解,甚至于一踏糊涂。因为长期的历史欠账,学到的知识没有及时得到巩固、掌握,他们慢慢变得偷懒、耍滑,而老师想管却又找不到时机。就这样日复一日,学生的坏习惯也就养成了。所以,这种固定的课时及课程设置方法,不仅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反而会影响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照顾了学校管理的方便,却忽视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中小学老师的教学工作比较琐碎,需要他们处于一种全天候式的待命状态。不能否认绝大多数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这种课时安排和课程设置客观上使老师的工作呈碎片化状态,不停地走马灯似的在各个班级中授课,还要从事其他非教学性事务,一节课结束也就成了过去时,学生掌握得怎么样,老师缺乏及时反馈。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现在,老师菜单式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流程,按时上下班,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使老师缺少充足自由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不及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来不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改进,来不及涉猎课外知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大部分时间,我们老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作,翻来覆去,却不见多大收获,老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低落。所以我们的课时改革就是要把老师从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中解放出来,通过调整课时设置,改变老师的工作状态,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注重实效,进而改善教学生态。

二、课时改革的有效探索

当前,课时改革成为有识之士的创新之举。例如,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的课时“瘦身法”,把每节课由原来的40 分钟缩短为35 分钟,挤出来的时间上特色课或到校外实践,让学生学习击剑、足球、书法、茶艺、包饺子、做饼干等活动,这相当于利用节省的时间盘活了学校的校本课程。还有北京市的中小学校“长短课”,将原有的固定课时调整为长短不一的“大、中、小、微”课时。“基础课时”35 分钟,强调课堂要“精学精练”;“大课时”60 分钟,主要用于语文、科学等综合性课程;“创新实践课时”90 分钟,用于周五下午的创新与实践等课程;“小、微课时”10 15 分钟,为晨诵、习字等;“大课间”50 分钟,包含眼保健操、加餐、健身等。

从这两个地方实施的情况和效果来看,根据课程特点,适当将课时“瘦身”或“增肥”,实施课时混搭,开展长短课、大小课实验,重新分配三级课程的学习时间,盘活地方、校本课程,增强学校和学生的选择性,给孩子更多的实践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孩子课堂注意力的保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课时改革绝不是照搬照抄,前提是要坚持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关键在于结合中学课程特点和学校的办学实际,适时作出适当调整,课时设置以及课程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体现“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原则。打破原有课时设置,采用两节到四节课时连上的方式,集中时间可以有效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达到及时学习、及时反馈和及时巩固的效果。

二是实现1+1>2”的效率原则。两节课可以上三节课的内容,而且当堂、当天解决疑难问题,积小胜而大成。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后,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多,自然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越高。

三是贯彻全面发展原则。改变以往重主课轻副课的观念和做法,确保小学科以及非考试科目的学习时间,增强实效性,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七年级课时设置为例,我们拟定以下课表(八、九年级可做适当调换)。

7.jpg 

这一课表的最大特点是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三级课程的同时,突出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基础性和重要性,它不仅与中考、高考的要求相一致,同时也保证了其他学科的授课时间。也就是说,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分散的课时相对集中起来,保证教师有充足时间帮助每一个学生解决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在上、下午的第23 节课之间留有30 分钟的大课间。这就是“1+1>2”的课时设置的初衷。

三、1+1>2”的课时改革愿景

课时改革是对传统课时设置的突破,可能会给教师带来诸多不适应,如用半天的时间来处理语数外学科,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得到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同,如何在体现效率优先的情况下兼顾公平?教师的体力和精力能否承受?其实改革之初肯定会面临各种问题,但是改革就是在解决各种问题中不断完善的。因此在课时改革前,我们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向做出评估。

1.相对集中,强化落实,个个有突破

改变原来45 分钟课时设置,可采用两节连上、甚至四节连上(半天的时间)的方式,学生和老师可能会觉得吃不消。这就需要考验老师的教学智慧。以语文为例,课前可进行十分钟左右时间的练字,再进行几分钟的诵读,然后讲授新课,讲新课的同时再通过提问、学生展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交叉进行,最后留有时间让学生质疑和检测。老师要当好导演的角色,吸引学生注意力跟着老师的节奏不断变化,保持注意力在较长的时间内有比较高的集中度。当然,老师切不可搞一言堂,否则得不偿失。为了保证老师的体力,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坐着上课,甚至可以坐到学生中间。另外,两节课之间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可以由学校体育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文体活动。

通过课程的联排和连上,花两节课的时间可以上原来三课时的内容,余下的时间用来对当天所学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检测,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程度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对率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可以安排或容许他们做其他事情,如阅读、帮助其他学生等。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辅导或学生间的互学,反复训练,一直到掌握为止。另外,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某些学生的违纪行为,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不至于像以前因老师忙于上课而拖延不决。

2.突出重点,确定任务,科科见成效

为了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一致,课时改革突出语文、英语、数学等大学科的地位,在时间安排上可以照顾和倾斜。当然,对于非考试科目的学科,也要集中课时,改变以往走过场、学生学不到东西这一状况。如音乐、美术等课程,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保障。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乐理辅导、合唱训练;美术课上,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写生、素描等训练;体育课可以教学生游泳、球类、搏击类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项目。学期结束时,学校可通过活动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课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每个学科的学习时间,实现每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重塑学风,体验成就,人人显活力

传统课时设置体现的是效率优先,但忽视了公平原则。老师重视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部分学困生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1>2”的课时模式下,优秀的学生在提前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效率也将更高。对于学困生,老师有充足的时间盯得更紧,学生虽然是被动学习,但通过不断强化,帮助他们有效地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其浮躁、投机等心理也会得到不断改善。另外,其他非考试学科也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具体的实用知识。所以,这种课时设置能够规范学生学习习惯、端正其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走上求知的正确轨道上来。这就是“1+1>2”的课时模式产生的正效应。

有人担心老师上完课之后,其他时间是不是无事可做?其实,联排连上的课时设置要求老师提前备好一周的课,而不是之前的一节或两节课,这就便于老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现差异教学,精心编制检测内容,还可以做到当堂反馈。虽然工作量上并没有比以前减少,但老师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课余时间,除了要备课和改作业,老师还可以多读书,学校也可以组织老师带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或安排老师进行集体文体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增强老师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学习风气,使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能心怀满满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现时的课改面临很多问题,所以改革也将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决不能因此望而生畏、固步不前。我们可以从最容易、最简单的方面入手,顺势而为,不断落实新课程改革措施。

课时改革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先导。从改革课时设置,再推进课程改革,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课程改革的压力和阻力。而且,这种改革对偏远薄弱学校的适用性较大,可先行先试,容易取得明显效果。

因此,1+1>2”课时设置模式,不单是一种课程管理的手段,更是一种服务课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观。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