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学生春季研学旅行的认知组织策略

摘要: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等特征,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空间,而且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的开展体现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研学旅行活动已经在各地相继展开,而且逐渐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研学旅行发展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对于春季研学旅行的相关认知与满意度等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春季研学旅行,认知度,满意度

我国关于研学旅行尚未进行准确的定义,目前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以旅游、观光和学习为目的开展的专项旅游活动,以青少年为主体、通常在假期开展一些专题旅游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开拓眼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研学旅行的开展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学生满意度的提升,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当前学生群体对于素质教育的期望与认知,有利于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参考的依据。

一、研学旅行概述

1. 研学旅行的兴起与发展

17世纪中期,欧洲掀起了“大游学”运动,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都崇尚“漫游式修学旅行”,最早的运动形式是学生中学毕业以后就被送往国外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可以一边游览名胜古迹,一边学习社交文艺等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旅行活动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求学形式,并且发展为修学旅行,受到诸多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现代研学旅行一词起源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这种修行游学的方式被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并且针对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做出了规定,每年需要定期开展相应的修学旅行,后来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中国的研学旅行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古人崇尚“学”与“游”的统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古代研学旅行精神的体现。

近年来,研学旅行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2013年至2015年间,国务院陆续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1号文件)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62号文件)等文件都对研学旅行的开展进行了明确的政策要求,并且针对地方中小学生假期开展研学旅行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但是我国正式开展研学旅行的时间不长,所以在相关的经验以及学习积累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

2. 研学旅行的意义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的行动,是对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通过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可以推动学校基础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多推动力,并且逐渐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3. 研学旅行的特征

(1)课程性。研学旅行的开展并不是单纯为了旅游,而是将其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结合当前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安排,制定详细的研学课程计划,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同时制定明确的研学旅行的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确保研学旅行的意义可以充分发挥。

(2)教育性。研学旅行的活动开展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所以研学旅行也要遵循现代教育的规律,并且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在选择研学旅行的主题、内容以及履行的地点时,要考虑到其本身具有的知识性与科学性,尤其注重旅行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学生带来美好的成长体验。通过参与研学旅行,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成效的影响因素

中小学生对研学旅行的认知与满意度,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态度,可以通过学生的满意度衡量研学旅行的成果以及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生的满意度越高,说明学生的学习成果越好,越有利于后续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1. 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学生研学旅行的满意度判断,需要从学生是否喜欢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对他们学业的影响以及是否会保持参加研学旅行的热情等几个方面进行衡量。通过翻阅书籍与文献发现,参与研学旅行的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研学旅行都有着较高的满意度,他们认为参加研学旅行是一个既能满足自己好奇心又能增强生活能力的活动,而且参与研学旅行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所以很多学生本身对于研学旅行具有较高的乐趣。很多学生在参加研学旅行以后都十分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开展,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探索新的事物和环境,所以学习满意度较高。

2. 学习成效的影响

学生在参与研学旅行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习成效也是十分积极和显著的,因为研学旅行本身是一个旅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接触外面的世界,拓宽他们的眼界和知识积累,而且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更多,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而这些都是良好的学习成效的体现。

3. 学习满意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

学习满意度与学习成效之间是正向影响的关系,当学生对于研学旅行的满意度越高,那么他们投入的精力也会越多,取得的学习成效也会越好。因此,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教师对于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意义、研学旅行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学习环境以及教学设备等因素的设置都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研学旅行的认知以及他们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良好的心理体验,这是影响学生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是提高学习成效的必然选择。

三、中小学生群体春季研学旅行的组织流程

学校需要根据春季研学旅行的计划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在活动开始之前需要确定春季研学旅行的主题内容,并且根据主题的要求联系旅行社,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再将相关的计划上报到教育部门进行审批。

1. 春季研学旅行主题的创设

确定发展的主题是保证一切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因此春季研学旅行的精神主题创设十分重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春季的季节特点,设计相应的旅行地点和旅行路线,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研学旅行的意义。在进行旅行主题的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选择富有文化特色的春季研学旅行可以吸引学生和家长,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2. 丰富春季研学旅行的内容

春季研学旅行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扩展,所以旅行的内容确定应当与学校内的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在旅行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帮助学生在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自己的知识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强化课堂学习的效果。同时,研学旅行的内容要能补充现有的教学内容,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知识。

3.创新研学旅行的活动形式

传统的参观景点加教学的形式已缺乏吸引力,研学活动形式应创新不同形式,具备多样化的形式。在参加活动时选择全程使用英文交流、写英文游记、学唱英文歌曲、模拟英文讲解等活动都可以无形地锻炼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增强其使用英语的信心;同时可将园林、建筑、宗教、民俗、工艺、茶艺、盆景等多类知识融入春季研学旅行活动,通过团队大比拼、大挑战等形式实现,学生可以体验其中并得以研习茶艺、书法、插花、烹饪等技巧,让学生动起来,在游览玩乐的同时兼备体验的乐趣。

四、中小学生春季研学旅行的组织策略

1. 学校要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组织者和决策者的职能

学校既是春季研学旅行的组织者与决策者,同时也是保证春季研学旅行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所以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对于春季研学旅行的保障作用,确保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是组织保障,学校要根据教育目标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春季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组织制度,为春季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确保相关活动的开展得以顺利进行。二是课程保障,针对春季研学旅行的内容与要求,制定科学的课程方案,突出春季研学旅行课程的历史性、针对性以及人文性,保证活动的开展过程与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一致,这样才能根据春季研学旅行的结果对学生的满意度以及学习成效进行综合衡量与评价。三是安全保障,针对春季研学旅行制定安全的应急预案,对参与春季研学旅行的教师和学生开展安全培训,在选择旅行资源时要选择具有很高社会信任度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的旅行单位作为合作伙伴,尽量将未知的风险降到最低。

总之,为了促进春季研学旅行活动的有效开展,要正确认识春季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重视春季研学旅行主题和内容的制定,并且对春季研学旅行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学生对春季研学旅行的满意度以及学习成效的影响,同时考虑到中小学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学校、家长以及学生三个方面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春季研学旅行方案。

2. 教师要充当好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纽带

在春季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安全因素是家长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影响家长是否同意孩子参加活动的关键,因此,需要教师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制定详细的措施以确保活动的安全,并且进行实地考察,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后才能针对活动主题内容进行招生。同时,教师在制定课程内容时也要充分考虑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制定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春季研学旅行方案。为了保证春季研学旅行的有效性,可以在每个班级提供一位讲解员,主要负责课程的解说并且控制班级的组织纪律,如果有需要,教师要与讲解员合作,维护班级秩序,并且为学生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总体来说,教师在春季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工作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一是制定多元化的春季研学旅行主题和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二是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开展一些冒险活动、趣味实验等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开拓学生思维;三是考虑实际情况确定春季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并且从学生群体中进行调查,了解学生需求,最终确定学生满意的春季研学旅行目标;四是完善学生春季研学旅行的后续工作,在活动结束后要根据春季研学旅行的主题和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整合学习效果;五是加强春季研学旅行课程与当前教育体系中课程目标的相关性,解决课程解说、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六是完善春季研学旅行的目标,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春季研学旅行的开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之间的默契配合,同时也需要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只有建立起相应的春季研学旅行体系,对春季研学旅行的过程以及其形成的资料信息进行汇总与整合,形成完整的总结性报告,才能为春季研学旅行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于春季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研究也将越来越深入,春季研学旅行活动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为了有效地提高春季研学旅行的成果,还需要进行更多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索春季研学旅行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形势。

参考文献

[1] 白长虹,王红玉.以优势行动价值看待研学旅游[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2]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19).

[3]赵锐,关小凤,贾秋容.青少年研学旅游发展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0).

[4]白宏太,田征,朱文潇.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调查[J].人民教育,2014(2).

[5]杨艳利.提高研学旅行质量[J].中国德育,2014(17).

[6]杨艳利.研学旅行: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访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系系主任朱立新教授[J].中国德育,2014(17).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