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策略


摘要:小组组建是保证合作学习顺利高效开展的基本前提。本文试图在反思传统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基础上,提出组建同质小组的新构想,并论述其必然性,进而整体把握,提出未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同质小组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合作学习广泛出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组建作为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实效。但反观当今课堂,笔者发现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并未得到教师的重视,从而导致合作学习开展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如何更好地正视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传统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现状及其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业已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活动开展。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当前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方面往往呈现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自身忽视小组的划分和组建,随意组建小组展开合作;一种是教师通过构建异质小组组织合作学习。具体来说,前者是教师本身并未重视小组的组建。一般而言,这样的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较为随意,并未有事先安排好的学习小组,而是课堂上即兴组织临时的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大多数教师会采用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发言。相较前者,后者意识到了小组组建的重要性,并对小组做了科学的划分。班主任或者学科教师在对全班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及其性格等各方面做了充分了解以后,依据学生们不同的特质进行分组。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通常这样的小组由4~6人组成,其中1~2名优等生,2名中间学生,1~2名待进生。每个小组都具有相似的水平,即每个小组都是班级的一个缩影。通过不同成员间的相互交流与分享来获取知识。

反观当前两种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建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临时组建小组让学生交流讨论必然是低效和耗时的,这种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上的喧嚣,而并非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毋庸置疑,这种小组组建方式是我们必须予以摒弃的。而组建异质小组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优势。首先,它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视角。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倾听他人的见解,同时小组中不同观点的交流,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梳理和澄清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能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造灵感,共同生发新的想法[1]。其次,异质小组带来的差异资源让学生之间学会相互观摩。正如佐藤学所说,动态的学习过程就是小小的差异相互反响激荡的过程。可见,异质小组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但在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单纯的异质小组并不能保证全部学生都积极参与,以至于合作学习中出现“边缘学生”。学优生认知能力强,在与其他同伴交流中很容易解决问题,但由于缺乏同类同伴的交流讨论,以至于无法进行思维的进一步拓展。而小组中的学困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知识消化较慢,很容易因为跟不上讨论进度被落在后边。同时在学习机会上,高层次水平的学生有更多得到帮助和解释的机会,低层次的学生话语权被剥夺。基于这样两极化的教学情境,除了考虑异质小组,笔者认为同质小组的提出及构建也是必需的。

二、同质小组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同质小组是相对于异质小组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与同质性。即强调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应该照顾相同层次的学生,把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各方面相似的学生划分在同一小组中,让这些拥有相似经历的“知己”畅所欲言,相互沟通,真正弥补异质小组的局限,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

在异质小组的基础上提出同质小组,有其相应的学理性依据。群体心理学中提到,尽管出于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依赖性可以使群体内部建立紧密的联系,但是只有归属感才会让群体内部的关系更稳定、更持久。每个人都应该被归到某种群体中,另类就会被孤立[2]。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某个群体中的一员,并得到他人赞许。但在得到归属感之前,个人必须获得其他组员的认同。如果没有足够的认同就会逐渐被边缘化,甚至使个体脱离群体。异质小组的组建,由于成员间水平、能力参差不齐,有可能较难建立成员间的相互认同,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很容易因为缺乏同等水平的有效沟通而较难获得认同感、归属感。而在水平相当的同质小组内,成员之间更容易满足归属感的基本需求,获得自信。正如苏维雅·瑞姆博士打比方说:“就像高山滑雪,看技艺高超的人从陡峭斜坡下滑,不如让你看新手摔倒而毫发无伤,后者更能增强你滑雪的信心。”同时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小孩在一个具有同一水平的小组中更容易发展。在这样的小组中,每个小孩都有机会去影响其他小孩。同质小组保证了小组内成员认知水平的相似性,提供相同水平的学生更强烈的归属感以及充分合作交流的环境,使得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借助同伴的力量获得更大的进步。尤其是语言学科的学习,同质小组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习英语时,可以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进行同质分组,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将程度较低的学生分成一组或几组。对这些学生而言,语言环境是最重要的,如果将他们与水平比他们高一大截的学生分在一组,他们常会因听不懂别人所说而羞于发言,久而久之便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同质小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彼此找到自我的价值、分享合作的经验、让他们重拾自信的语言环境。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而言,可能书面阅读更重要。因此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具有一定难度和信息量的文章,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学习。

可见,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让高水平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充当“小先生”,而忽视了其有共同相似经验的合作,丢失了高水平学生相互竞争合作学习所产生的群体教育效应。同时我们也不能无视学困生在异质小组中跟不上教学进度、逐步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定期轮换小组组织形式,同质、异质小组交替运用,发挥各自的优点。

三、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新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小组组建,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实效,需要我们在借鉴传统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策略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中小组组建的基本流程,认真思考,加以整合,提出更系统、更具操作性的小组组建策略。

1. 确定小组规模

确定小组规模,即规定组内成员数量。合理适度的成员数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成员间的交流与分享,从而更好地合作。如果成员数量过少,不利于相互间的互动共享;成员过多,则难以保证每一位成员的真正参与,容易出现“边缘化”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小组规模大小是可以调整的,并非固定不变。确定小组成员数量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依据学科特点

不同的学科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合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分享,学有所成。不同的学科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收获。人文学科通过合作与共享,可以更加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如语文课上,教师若是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交流心得体会,可以适当扩大小组规模,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所表达,让成员通过共享获得多彩的体验。自然学科通过合作,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分配任务更好地完成探究工作,从而在凝聚团体力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如若教师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究推理某一数学定律,则需要适当缩小小组规模,以便成员间更深入地进行配合,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

(2)小组学习的时间

当前多数中小学一课时为40~45分钟。在完整的一课时里,合作学习时间所占比例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组组建的规模。一般来说,如若一节课45分钟,教师安排合作时间为10~15分钟,那么时间就较为充足,小组成员数量可以适当增加,从而保证学生充分交流。反之亦然。

(3)合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合作,并非学生之间简单、随意的互动,它不是自然而然、不学自得的一种技能。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的技能层面的操作。只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合作技能进行培训,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如若通过培训,学生合作技能有提高,则可以适当扩大规模。如若学生合作技能较低,则需要减少成员数量。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合作技能较为薄弱,此时可以安排4人左右的学习小组。高年级学生拥有较为娴熟的合作技能,可以适当扩大小组规模。

2. 组建异质小组

异质小组可以保证学生之间差异共享、视域融合。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从而真正实现互帮互学。进行异质小组组建时,应综合考虑三方面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同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同,已有知识基础也不尽相同,表现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存有差异。教师在进行异质小组组建时,应充分考虑组内成员的能力水平,形成错落有致的分配格局。每个小组既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其他成员的学习,同时也有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向其他学生请教,真正形成成员间互相带动、互相学习的和谐氛围。

(2)学生性别

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生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如表现在认知领域,一般而言,男生较为擅长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女生在语言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性别所体现的差异如若得到充分利用,可以互补共进,取得相得益彰的学习效果。教师在组建小组时,应充分考虑性别比例的混合搭配。

(3)气质和性格

气质和性格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且相对稳定。有的学生属于外倾性学生,较为活泼,善于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属于内倾型学生,不善于表达,更喜欢独处。教师首先应该了解班内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同时承认并接纳不同类型的学生。其次,教师组建小组时,能将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混搭,以期通过合作的方式,发扬学生性格气质的优点,同时改善学生性格的某些缺陷。

3. 构建同质小组

同质小组的构建是保证相同层次的同伴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前提。组建同质小组要重点考虑学生三方面的因素。

(1)知识基础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是科学构建同质小组的第一步。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阶段,学生绝非空着脑袋进入课堂。每位学生的头脑里都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带着这些已有的精神食粮,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同质小组要求小组内成员的已有知识基础是相同或者相似的。即成员之间因知识储备数量相当,以保证成员可以平等地对话交流,防止成员之间因知识基础差异悬殊而无法对等交流,导致不合作或者假合作。

(2)学科特长

教师在整体把握学生知识基础的前提下,需要具体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科特长,并将二者相互结合,确定较为合理的同质小组。某位学生也许已有知识基础较差,整体的学习能力较弱,但有可能对语言学科较为擅长,语文课堂上表现得极为活跃,语文成绩在班内名列前茅。针对这样的学生,学科教师在设计同质小组时务必保证他们可以进入与其语文水平相当的同质小组内。

4. 组员定期流动

同质小组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同等水平的学生真正的合作与交流,但有一点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如若同质小组长期固定地存在,课上水平较高的学生在一起活动,水平较低的学生在一起交流,长此以往,班级内就会形成固定的金字塔模式,出现不同水平的小团体,产生标签效应,不利于全班学生的团结与进步。为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同质小组的可流动性,依据成员的不同表现,适时调整小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异质、同质小组轮流使用,避免单一化、固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孙科炎,詹燕徽.群体心理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