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在课堂提问中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我们的教学逐步从“知识为本”向着“核心素养为本”的方向转变。从古至今,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的欲望和动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笔者认为,这些素养的培育离不开问题的激发与引导。本文将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为例,从问什么、怎样问、向谁问三方面阐述如何在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问什么:理清脉络,抓住重点,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由此可见,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究竟向学生问些什么,却大有学问。

一问要理清文章的脉络。任何一篇文本都有一定的写作思路,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只要我们理清了这条主线,就能够全面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学《将相和》之初,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将”和“相”分别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分别给这三个历史故事加上小标题。本文虽然比较长,但只要能够理清思路,明确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之间的关联,了解“将”与“相”从“不和”到“和”的原因,就能够理清文章的主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顺利地走进文本之中。

二问要抓住文章的重点。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教学的重点,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无需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将相和》这篇文章的重点就是通过对课文的了解,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根据这一教学重点,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文中有一句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是将相不和的直接原因。那么,蔺相如到底有一张怎样的“嘴”?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蔺相如的语言加以分析。通过这一问题的切入,蔺相如高大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问题不仅抓住了重点,而且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问要发掘文本价值。任何一篇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有他的价值所在,《将相和》也不例外。学习《将相和》的目的,如果仅仅是知晓三个历史故事,了解人物形象,这样就变成了学历史,而不是学语文。特级教师刘仁增认为,《将相和》的教学要透过人物的形象描写,去领略作者如何刻画人物的高超艺术。因此,我们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进入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设问: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词句写得好?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文中描写蔺相如的语言一共有7次,而只有一处是“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通过这个“想”字,可以看出蔺相如做事不慌张,很稳重,遇事先思考。这说明提示语也能反映人物特点。廉颇口口声声“我、我、我”,连说三个,丝毫没有提到赵国;而蔺相如句句说的是“我们赵国”,也是连说三遍,全然没有涉及个人私利。通过两人的言语,我们就会发现课文将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和居功自傲的廉颇这两个人物的个性作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体现了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

在教学中,如果能做到上述三问,不仅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发觉文本的价值,而且能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

二、怎样问:切中要害,质疑问难,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什么的问题解决了,就要关注怎样问。有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悬念,每堂课的学习环节和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进行,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入手,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一是要抓住兴趣点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必定能激发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设计问题。《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而此时大将军廉颇的职位也是上卿,但书中却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蔺相如和廉颇此时同为上卿,为什么职位还有高低之分呢?因为在古代,同一级别文比武高。上朝时,文武百官都要站立左右两边,一般来说,文官在右,武官在左,而在春秋时右为大,所以蔺相如比廉颇略高。这一问题必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这并不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可以让学生课后去了解历史,寻找答案。

二要抓住矛盾点问。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章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品质,往往用一些看似矛盾的写法来表现。这些矛盾从本质上来讲不是对立的,是作者为了写作和表现的需要,如果教师善于抓住这些矛盾点,并利用这些矛盾点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而且能达到深入学习文本的目的。在《将相和》一文中,有多处看似矛盾的描写。如“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情况下,蔺相如对秦王说话,为什么还不忘用“您”?看似矛盾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蔺相如的有礼有节,以理服人。这样的问题,不仅挖掘了文本的内涵,而且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了文字的魅力。

三要抓住空白点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常有一些课文因为篇幅的限制或者是文本本身的需要,而留有一些“空白”之处。有的是运用了省略号,有的是进行了略写,也有的不直接讲明,而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些“空白”也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比如《将相和》的最后一段:“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里只有简单的叙述,而没有具体的语言,面对这一“空白”,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蔺相如和廉颇见面后,两人彼此会说些什么,并让学生写一写。这样的指导,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自己要学会提问,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三、向谁问:随时请教,积极求解,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问是学的基础,只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能够解决问题,最终走向成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求解,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一要问文本。任何脱离了文本的学习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向文本请教。比如课题中的“和”字就有其精妙之处,“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课题提问: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走进文本,寻找答案,就能够探寻文本的奥秘。将相“不和”的原因是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将相“和”的原因是二人共同的爱国思想: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二要问原著。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经典课文都是从原著中节选的。但是编者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常常会有所改编。《将相和》这篇课文就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一个人官职的升降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廉颇对蔺相如会有这么大的不满呢?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蔺相如起初的地位太低下。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一开始就对这两个主要人物进行了介绍: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出示这两段文字,并向学生提问:司马迁以人物介绍做开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并不难回答,司马迁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将二人最初的地位进行对比,因为这也是他们发生矛盾的直接导火索。明白这些后再来理解课文就更加容易了。

三要问前人。这里的前人是先前读过该文本的人。阅读要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但笔者认为,也应鼓励学生借鉴和思考前人的阅读体验,综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加以分析。明人王世贞对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观点。他并不认为蔺相如机智过人。他在《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中写道:“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他的理由是:“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特别是蔺相如派人偷偷地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这是欺骗秦王的表现,而这时理亏的不是秦国,而是赵国。这就使秦国有理由杀掉蔺相如,也更有理由攻打赵国,索要宝玉。秦王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只是当时还不想和赵国断交。所以王世贞认为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完全是天意。王世贞的这一观点为学生多元解读提供了素材。根据上述分析,可以问学生:你们赞成王世贞的观点吗?说出理由。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精神。

问题是语文教学中永恒的主题,如何问得巧,如何问的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还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坚持不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调过.主问题:解读文本的支架——以《项羽之死》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7(1).

[2]潘文彬.指向核心素养:儿童问学课堂的意蕴[J].江苏教育研究,2016(4).

[3]商宗伟.文本解读:在“追问”中深入[J].基础教育研究,2012(2).

[4]刘仁增.课文细读:指向文本秘妙[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