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之溯源与破解

摘要:学校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纵观学校改革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着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对此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成本的考量、风险的规避、多方利益群体的掣肘、文化传统的束缚等均不同程度地使既有路径表现出自我强化的机制。为此,应改变传统观念,凝聚各方共识,加大资金支持与制度保障的力度,提供理论支撑等,以此实现路径的突破,推进学校的真正变革。

关键词:学校改革,路径依赖,溯源,破解

一、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之概述

时下,改革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就已进行了数次改革,有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还有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改革,而中观层面的学校改革也始终处于发展潮流之中。虽然多次学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学校改革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离教育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这主要表现为学校改革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所谓路径依赖是指“系统一旦进入某个路径,无论该路径好坏,就会在这条路径上持续发展下去”。美国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将“路径依赖”形象地比喻为物理学中的“惯性”,认为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惯性产生的力量会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沿着既定方向不断“自我强化”。具体到学校改革层面则主要是指:学校主体受到原有制度的强烈影响,改革过程中,学校不自觉地依赖并沿袭既有的路径,当下最为典型的是“自上而下”式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全面学习苏联,实行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在教育改革上,也基本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路径,即政府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来拟定改革方案,并借助行政命令或法律手段,促使学校按着预先制定的方案进行改革。在这种改革路径当中,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是改革的推动者,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则主要充当执行命令的办事员,他们往往处于改革的边缘。虽然在上述的改革中,也有部分教育一线人员参与了政策的调研与讨论,但绝大部分教育一线人员是静待和忠实地执行改革命令的。久而久之,学校便习惯了这种常态式的路径,“政府说怎么改,教育局让怎么改,学校就怎么改”的局面也逐渐形成,对于这种局面,较少有人思考它的合理性,似乎这样的改革路径已经是既定的,没有什么可值得怀疑的。不可否认,这种改革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行政的低效性,但事实上政府制定的方案能否全面、真实、有效地解决变革实践中的深层问题,能否了解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果教师未能真正理解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未能认同改革的必要性,那么改革也终将流于形式或不了了之,而上述的“路径依赖”则成为改革发展路上的一种巨大阻力。除了上述这种较为普遍的学校完全依赖政府行政命令而推行改革的路径依赖现象外,聚焦于微观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上,也有着同样的问题。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教改的典型,如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以及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这三所学校都提出并实施了“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即“一校一模”。很多学校看到上述学校的成功,纷纷前来取经,似乎在这些人心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教育改革就是建模,“模式”就是学校的特色,想要成功,捷径就是建立学校的“教学模式”。于是,很多学校陷入了这种模式化的改革路径中。事实上,学校改革的方式有多种,不是只有“建模”,改革最终目的在于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路径。

二、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之溯源

任何现象的出现、任何问题的产生总是有一定原因的,学校改革之所以在演进中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也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既包括经济方面的原因,也包括文化方面的原因。

1.成本的考量

学校改革想要顺利地推行,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撑、作保障。由此,成本的计算成为了学校进行改革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改革的重点在学校制度方面,而制度的设计需大量的初始成本,且随着制度的推行,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均会下降,产生规模效应。如果从原有的路径转向另一条路径,必然会重新花费大量的初始成本,并伴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对其推行与完善又须不断地进行成本追加,并且将失去已有路径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产生较高的转换成本,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学校一般不会选择路径创新,而是循着相当稳定的路径缓慢前行。对组织而言,一种制度形成后,就会出现一定的利益群体,这些群体往往通过某种联系,而达成一定的共识性契约,自觉地按照事先的约定办事,这样一来,便降低了他们之间的协调成本与信息交换成本,产生边际收益递增的功效,由此便很难从初始的条件中跳出来寻找新的路径。

“强制型”的学校改革是目前改革的一种常态,因为在这种类型的改革下,经费主要是由政府提供。按部就班地沿用已有改革路径,往往比较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这就比冒着风险、投入更大创新成本去探索新路径要轻松得多。这也就使得多数学校更愿意选择忠实地执行政府的“改革命令”。再者,无论对个体还是集体而言,一旦人们作出选择后就会不断地为其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及各种物资,如果哪天发现之前选择是不恰当的,也不会轻易改变,因为这样就会使得之前的巨大的投入一文不值,这在经济学上叫“沉没成本”。通常来说,人们在决定做某件事时,会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该事情是否对自己有益,二是要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我们一般把这些已经发生而不可收回的支出称为“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人们做事情都会考虑的一个因素,在学校改革的决策上也是如此。而学校改革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调整,如硬件的配置、更新,“软件”的强化、升级等,有时还涉及各方利益平衡的问题。所以说,该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

2.风险的规避

学校改革本身是一项探索性活动,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从改革的决策到具体实施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学校进行改革的未来结果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尽管我们坚信改革的初衷、改革的理念是好的,是切合实际的,但这都不能代表结果一定美满。如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其改革的初衷是不容质疑的,但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作为学校改革的主体,在推行一项改革前都会对改革所要承担的风险作出预判,然后根据这种预判选择最优的方案,或者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而事实上,无论改革前对学校改革的各项事宜筹划得多精细、多周密,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在此意义上,学校的管理阶层在进行改革时,宁愿选择“已有路径”,也不愿做新的尝试、新的探索,更不愿为不清楚、不确定的未来冒风险。虽然沿袭已有的路径,也会有相应的风险,但相比较而言,有成功的先例作参考,会使人们在心理上更为踏实。沿袭成功的改革机制,不仅省时省力省财,即使在问题出现时,也有可资借鉴的处理方式。除此之外,基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高度行政化,学校按照政府、教育局的指令进行改革的路径已经形成,并且经过多年的验证,该路径不失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方式,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政府、教育局就成为了学校内部各层级在责任追究时的“挡箭牌”或是“避风港”。

3.多方利益群体的掣肘

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原有资源的重组和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再分配,因而对绝大数人来说,最终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参与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在于能否获得更大的利益。学校改革是由不同的利益群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包括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家长、社区等,其中主要成员是校长、教师和家长。

校长是学校改革中的一个特殊角色,校长往往处在与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家长等外部人员和教师等学校内部人员之间,处于枢纽的位置。正因如此,校长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与保持稳定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校长在学校改革中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校长要处理好外界对改革施加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师需求的满足。迈克尔·富兰曾言“十个校长中最多有一个是‘能动的变革代言人’”,显然,在面对上述的种种问题时,校长是很少愿意冒险变革的。

教师是学校改革的落实者。教师们的态度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改革的路向。而学校的改革必然会涉及到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这对于已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已形成一定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的教师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意味着教师们要改变既有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要重新扮演新角色,这对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艰难的选择。除此之外,教学模式的革新也会增加教师们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对于各方面已是轻车熟路的教师而言,面对教学模式的转换,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再者,变革意味各种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是“一次走向未知目的地的旅行”,这对于已经习惯“确定性”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意味着他们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教师不会配合,甚至抵触。

家长虽然不是学校改革直接作用的群体,但却在整个学校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重要程度不可小觑。如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学校改革想要顺利推行是非常困难的。一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我国学生家长特别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一切以“学生的优异成绩”为中心,凡是可能影响学生成绩的事情,家长们都是极力反对并加以抵制。对于学校的改革,他们往往不支持,有时甚至还会进行阻挠。面对教师和家长两大利益群体的不情愿与不支持,甚至是阻挠,作为学校改革的主要决策者学校领导往往会选择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前行,有时甚至即便作出了新的路径选择,也会迫于无奈或不得已而重新回到既定的轨道上。

4.文化传统的束缚

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也为学校改革设定了依赖路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既有的文化传统,离不开我们的信仰体系,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制约因素。过去尽管不决定现在和未来,但现在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过去有关联的。传统文化虽然属于一种非正式约束,但它却通过共同的价值取向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判断标准。我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一特点滋生了人们“求稳”的心态和“永恒”的意识。知足常乐、习故蹈常、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人普通的文化心理[7]。这种“求稳”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改革的方向、学校改革的力度以及学校改革的路径。毕竟“因循守旧”总归是低风险的,不失为最稳妥的选择、最佳的行为策略。

另外,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学习与借鉴先进理论,这已成为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初,我国先通过日本学习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五四前后,又学习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建国后,我国继而研究并学习、借鉴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体系、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的范例教学理论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始终保持着积极学习先进思想、先进理论这一传统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合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通常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支配着我们的行动。在学校这个场域内,多元主体在进行选择、决策时,也总是不自觉地把已有的成功案例作参考,有时甚至是照搬固有模式。由此,学校改革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之破解

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指出:“我们所处的现实是教育创新和改革的不断出现和不断扩大,毫不夸张地说,对待变革是后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点。然而另一方面,我们有一个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教育系统,容易导致维持现状和难以变革。”要想打破传统教育系统,突破、超越“路径依赖”,必须从根源上进行变革。破解学校“路径依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须要相关各方的努力与协作。

1.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学校进行改革的前提条件,同时对于学校改革突破“既有路径”也有很大的裨益。美国的“八年研究”就是很好的例证。美国的“八年研究”是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酝酿而生的,当时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找不到工作,便重新回到高中读书,但很快他们又觉得授课内容毫无意义,校长与教师意识到课程危机之后纷纷支持改革。进步教育协会为该项改革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193010 月,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学校与学院关系委员会”,该方案由卡内基基金会和普通教育董事会提供了70000 美元和622500 美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在该协会的努力下,1932 年有300 所大学答应年内免试录取实施课程改革的30 所学校中2950名中学毕业生,这样一来,整个研究就得到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有力的制度保障。最后,历时八年的研究也是不负众望,获得了成功。仔细探究,不难发现该项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改革一开始就没有“后顾之忧”,改革者不用担心经费,不用考虑成本,不用担心改革失败后那2950 名学生“无处可去”,正是如此,改革者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没有太多的顾虑,敢于放开手脚进行大胆尝试。所以说,充足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学校改革的初始阶段,还是在学校改革的实施阶段,政府都应该提供充足的经费。

2.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任何改革的有效和顺利实施,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制度既是行为准则,明晰行为的界限,使一切井然有序,同时又是基本保障,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创造空间。学校改革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它关涉学校组织成员的利益,影响学校的未来发展。对此,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改革成功的要件。首先,应创建宽松的、支持性的环境,使学校的管理者没有任何顾虑、专心地进行改革。其次,针对学校现有制度中不合理因素或不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修订。再次,应重点落实和强化学校管理中的集体决策机制、民主参与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如建立健全集体决策制度、领导机制,可以通过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为教师、家长参与决策提供制度保障,促使学校成员达成学校改革愿景共识。最后,将硬性的制度规定如何转化为深层次的文化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3.转变传统观念,凝聚各方共识

观念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规则,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学校改革在演进过程中出现的路径依赖现象离不开学校多元主体对学校变革的认识和态度的影响。毕竟,学校的改革最终要通过人来推行、人来实施。行为主体对学校改革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着其在行动中朝着什么方向前行。

转变传统观念应明确三个问题:谁转变观念?转变什么观念?怎么转变观念?首先,校长应转变观念,校长作为行政领导,是学校各种改革和举措的决策者,学校沿着什么路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观念和态度,如果校长“瞻前顾后”或过分考虑自身的权力,那么改革或束之高阁或沿着既有路径;只有校长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主动争取利用各种条件,带领广大教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走上改革之路。当然,学校改革不仅是学校决策者的问题,更是其他利益群体的事情。学校改革所遇到的观念的制约与困境是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的传统观念对学校进行革新形成了压力与阻力,因而,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起与学校改革相适宜的观念。而转变传统观念绝非一朝一夕、遥不可及、无能为力的事情,也不是空洞的套话,而应是指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路线与方案。观念的转变需依靠各方力量,形成一个共同体,将学校改革的相关事宜作统整安排,使教师和家长真正理解、接受、认同和支持学校改革。唯有此,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4.提供理论支撑

学校改革是一项实践工程。而实践一般是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支撑、作指导的。学校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研究者有必要弄清楚学校改革路径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必要总结以往学校改革的宝贵经验,并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报告,努力破解“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的难题,不断扩大对学校改革工作的认识,经过充分讨论,不断发现构建和支撑学校改革的理论基石,以此为更多的学校改革者提供理论依据,使教师真正地了解改革的背景、意义和目标,使广大学生家长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学校改革。

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即便再成功的改革,也并不是适合所有学校的。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打破思维定势,时刻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地、适时地加以调整和完善。加之,“路径依赖”中的发展是一种巨大惯性作用下的发展,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这就决定了破解路径依赖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须要多元主体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走出“路径依赖”之怪圈,充分发挥改革的积极效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