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水产养殖生产实习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摘要:生产实习是水产养殖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部分。现阶段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着实习经费少、实习单位难找,实习内容单一、学生兴趣不足,教师对生产实习缺乏实时有效的指导,缺乏严格的生产实习课程管理等问题。重视校内基地建设,实现校内、外实习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模式,优化生产实习内容。加强生产实习课程管理,是保证实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生产实习水产养殖实践教学

水产养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专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生产实习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专业实践,是专业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牢固专业思想,明确学习和工作目标,形成良好身体素质和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深化课堂教学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其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甚至有下降的趋势。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生产实习从实习内容、模式、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水产养殖专业综合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

一、生产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多数地方农林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一直采用集中生产实习模式,即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实习时间一般为4周左右,要求学生了解水产养殖主要设施、设备,工厂设计和布局,初步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鱼苗、鱼种的培育技术,熟悉某些水产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方法及日常管理措施。然而现阶段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实习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实习质量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实习经费少,实习单位难找

随着生产实习的逐年开展,物价在不断上涨,但学校配备的实习经费并未实时词整,经费只能满足学生基本的交通费和伙食费,实习期间产生的培训费和材料费需要企业负担。此外,由于学生集中生产实习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增加管理难度。因此,许多企业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和效益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生产实习单位难找有时需要依靠教师个人关系联系。

(二)实习内容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由于实习经费不足,生产实习单位难找,实习基地功能不全、条件有限,有时只能根据实习条件安排实习内容,实习内容单一,与科研结合不紧密,新技术与新方法应用较少,不具备研究型实习的特征。赶上生产旺季时,学生因为顶岗实习参与的生产任务多,没有时间开展设计性和综合性训练,学生实习兴趣明显不足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对生产实习缺乏实时有效的指导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并及时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保障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水产养殖系为例,专任教师较少,只有9人,其中2人兼任行政管理人员,缺少专职实验员,且许多指导教师因承担的理论教学任务多,不能对学生的生产实习实行全程的指导和管理,此外,个别年轻教师擅长某一领域科学研究,但实践性知识储备不足,对学生实习环节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的指导。

(四)缺乏严格的生产实习课程管理

由于实习地点的分散性,实习内容的差异性等原因,使得许多院校水产养殖专业未将生产实习纳入课程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严格管理。主要表现是:实习内容未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展;针对指导教师的评价标准与理论课相同,评价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教师深入指导生产实习的效果;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多门专业课的国家统编教材,缺少系统的生产实习指导教材;对于实习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制定明确的防范措施,没有制定包括实习单位、学校及学生在内的三方协议;考核方法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实习成绩常以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进行考评,没有重视学生实习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对调动学生们生产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重视校内基地建设,实现校内、外实习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模式

本校现有的生产实习模式是一个班的同学分两组在养殖场进行集中生产实习,通过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将目前6周的校外生产实习改为“3+3”模式,即3周在校内综合实习,3周在校外生产实习,实现校内、外实习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模式。校外实习除了参加主要生产环节的劳动外,还需结合生产实际测定有关数据指导生产活动,如养殖池水化学指标、水生生物学指标的监测与分析。校内实习则开展相关科学试验研究,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深化掌握课本知识。建设校内基地可在校区内闲置的注排水适宜地点建几个小型水泥池,学生不出校门即可进行鱼苗鱼种的培育,培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院系实验平台,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实习期间,学生分批进人校内、外实习基地,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既参加生产劳动,又进行科学研究,丰富实习内容的同时激发实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优化生产实习内容

校外生产实习主要是在生产季节安排学生顶岗,让学生熟练掌握水产苗种生产整个流程的操作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实习内容由于基地条件有限,不能灵活多样,但在生产实习过程可以要求学生查找国内外水产行业的相关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对比不足并提出改进思路,调动学生的实习主动性,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另外,在顶岗实习同时可与企业协调安排学生参与行政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实习期间可鼓励学生利用实习基地的环境条件,创造性地开展一些研究工作,实习教师参与指导并与学院协调给予小额经费支持,锻炼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积极思考,将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改革生产实习模式后,优化生产实习内容主要从校内实习抓起。校内实习可安排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从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环境与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水族观赏动物的养殖与繁殖等方面设计几个实验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设计和完成,教师负责对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进行把关,并指导学生解决研究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教师要把握好实习内容的深度并有效的监控实习过程,使学生能真正的体验科研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扎实了专业知识,而且规范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加强生产实习课程管理

1.加强教材建设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根据校内外实习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一本实用性强且比较规范的生产实习指导教材。具体实施方法是将教材分为水化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饲料学、鱼病学几个模块,分别由承担各门专业课的教师根据生产实习环节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编写相关内容,最后汇编成册。由于实践性知识源于实践与经验,并且生成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因此新入职教师上讲台之前必须参加一次完整的生产实习锻炼,与学生一起完成实习内容,利用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体验实践教学,熟悉实习基地运行环节,并通过与老教师共同参与指导生产实习,一起讨论、合作教学,形成有价值的实践性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同时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2.完善生产实习过程管理。为保证实习质量,解决专任教师少,教师需要同时兼顾校内上课和校外生产实习指导的问题,校内、外实习可根据学生人数各安排23名教师分期轮流指导,即同一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校、内外实习指导时间,确保教师能在规定时间内实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实习。此外,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指导教师评价方式对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非常重要,评价方式应包括两种:一是通过网上评教,评价标准要与理论课不同,应强调指导教师的指导频率和实践指导能力;二是通过学院督导检查实习指导记录和学生的考核材料综合评价。由于水产养殖行业的特殊性,一般校外实习单位位置比较偏远,学生需要乘火车或汽车前往,交通不便利,且实习基地水面较多,某些设备是高压电,可能发生溺水和触电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通过对其他农业院校、企业及学生的调研,制定包括实习单位、学院及学生在内的三方安全协议和防范措施,明确职责,保障实践教学的安全性。考核是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生产实习重视程度的手段。由于校内、外生产实习内容和形式不同,考核方式应分成两部分,校内综合实习采用教师评价、考勤、实习日志和研究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校外生产实习考核方式包括教师评价、考勤、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课程应重视过程和多方位考核,考核标准尽量具体化,指导教师需详细记录学生实习过程的日常表现,包括实习态度、组织纪律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作为最终考核依据。实习日志应记录每天的实习内容、心得体会等,内容要有选择性,切勿把日志写成流水账。实习报告应重视对行业的了解、生产流程、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践经验的积累等方面的总结。考核方式中取消企业评价是因为参与评价的师傅由于生产任务繁重,无法严格按照评价指标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最后往往给分一样没有评价意义。

三、结语

鉴于当前农林院校水产养殖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加强教材建设,优化生产实习内容,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保证经费投入,重视校内基地建设,采用校内、校外实习相结合的生产实习模式,完善生产实习过程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保证实习质量,从而提升水产养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