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教育论文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启示

摘要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其经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具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的教育理念,特色鲜明,值得我国高等教育从业者借鉴与学习。

关键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启示

澳大利亚曾经是一个殖民国家,其高等教育产业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支柱产业,被誉为南半球最优教育基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目标一直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优质、创新和丰富的教育。澳大利亚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其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得到国际的认可,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国际学生数量就增长了10倍。

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背景介绍

澳大利亚教育体制大致承袭英国的系统,实行10 年制义务教育。澳大利亚的大学要求学生完成12 年的教育后方可申请入学。其大学的招生人数没有严格限制,加上国际学生数量的增多,使得教育管理人员担心,大学入学人数太多,会影响其教学质量,但“教育贸易”对于缓解澳大利亚高校及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经费紧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署”(TEQSA)。TEQSA 的监管依据是《高等教育标准框架》。TEQSA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TEQSA 不仅要确保高等教育提供者满足最低标准,而且拥有诸如注销不合格大学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同时还负责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澳大利亚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纸上谈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课程形式多样:根据不同课程的需要,课程的教学方式至少有lecture, tutorial, workshop 和experiment 四种,有利于满足不同课程教学的需要。上课时间灵活,方便学生合理安排学业:上课次数以每周一次和两次课为主,也有集中在两天全部上完的。教学设施完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大学中很多学院都有一个自己专业领域的图书馆,方便学生专业学习;楼内处处有座位,还有公用电脑供学生使用,让学生走进教学楼就有地方学习。

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思考与启示

1. 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人才质量标准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处于积极探索和逐步构建阶段,确立了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人才质量标准是实现真正转型发展的核心问题。应用型人才不应是仅仅强调专业知识和实践的应用能力,而是强专业,重能力。强专业是指专业应用能力,突出专业方向的特长;重能力是指除专业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核心能力,是要有对每件事情的责任感。同时还要注重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持,从而促进质量标准从外部规范走向内部自觉。

2. 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解决校企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脱节或偏差问题,学无至用和工作过渡期过长的问题,校企合作互补优势是双赢的解决方法。高校拥有大量的优秀教师和学生等人才资源,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企业拥有技术纯熟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拥有资金和真实的工作环境,所以校企合作更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更快适应工作岗位;同时也为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起到必然的促进作用。

3. 转变教师角色,明确教学主体

在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应该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具备学习的优良素质。传统教学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启发和授人以渔,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建立自主、快乐、兴趣为导向的学习习惯,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真正进入主体角色。

4. 加强过程评价,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成绩的考核以期末考试和课程出勤为主,但知识和能力是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原有的考核方式不能综合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情况,因此加强过程评价,将校内和校外、课上和课下、个人与团体的自评和互评嵌入到学习过程中,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可以嵌入到小组试验当中,校内外的实验和实训当中、小组展示课当中等等。同时结合课堂成绩和期末成绩来综合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一人学习全组得分,一人作业全组雷同等等问题的出现,能够避免学生存在依赖和懒惰情况,从而有利于整体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学习评价的真正效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