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数学课程难度较大,题目相对艰深,因而学生和教师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习题训练上,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数学作为一门纯粹的理性学科,不仅可以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方式,同时在形式上也充满了艺术性的美感,另外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意识,教学中应当深化数学教育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发展规律,以理性的方式去思考生活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不能忽视美的教育和对形式美感的认知和享受,也就是说,数学是一门以理性思考为基础,同时不忽略感性理解的学科。但在高中教育阶段,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高考的临近,数学的教学过程几乎变成了习题训练的过程,这就使得数学教育的本质意义受到忽视,而数学本身也成了升学、考试的途径和手段,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因此,笔者认为高中数学的教育应当注重教育本质意义的深化,重拾数学教育的价值。
一、理性思维的提炼
理性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考方式,是帮助学生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思维方式的建立和运用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
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些学生不擅长理性思考,更倾向于感受性的理解,因而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无法掌握要领,同时还容易因此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进行数学的学习。对此,教师应当从根本上开发和引导他们理性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比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时,既往的教学方法都是在兴趣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希望他们能主动发掘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并愿意进行积极思考,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并不奏效,因为在高中教学阶段,知识内容已经不像小学数学那样,可以在形式上体现出趣味性,因而教师应当转换方法,忽视趣味,以纯粹理性的方式启发学生对于思考行为本身的追求,以思考能力为荣誉性的追求,通过激励和荣誉感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愿望,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比较可行。
其次,面向高中教育整体环境,学生会习惯性地以提高成绩、提升解题能力为学习目标,因而在学习中会出现目的性、功利性的状态,即便一些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数学水平,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理性思维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应当在观念上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意识。比如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一节,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时应该明确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过程,与感受、情绪等因素无关,启发学生忽略自身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理性客观的姿态来面对知识和习题,并确定这是一种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使学生具备驾驭思维的能力,不仅能更好地面对数学,对于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能产生帮助。
总的来说,理性思维能力的提炼和启发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对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而言,是一项值得提倡的举措。
二、形式美感的体现
数学作为一门理性的学科,到了高中阶段便以“枯燥”“乏味”著称,然而近年来,大批社会上的学者开始挖掘和展示数学的形式之美,使得许多原本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开始关注数学、了解数学,这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首先,针对某道繁琐的习题,学生在解题时会在草稿纸上进行演算,这个过程是相对凌乱和潦草的,虽然承载着思考的内容,但在形式上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心理感受。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优化习题演算的过程,具体形式类似于正式解题,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思路都以正式的方式呈现出来,按照规范的格式去进行,这样一来,原本枯燥的解题过程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美感。同时,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对于习题训练而言,即便解题失败,学生也能明了地洞悉自己的思路错在何处,进而有所调整;如果成功,整个过程就可以被当作一份解题的范本,供他人学习和借鉴,实现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另外,面向考试而言,这一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得到阅卷老师的良好印象,对提升成绩会产生帮助。
其次,就高中数学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可以在形式上提升教学行为的美感,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在演示习题算法时,既往的教学习惯都是有针对性地按步骤进行,在重点处适当停顿,务求使学生真正理解。但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数学的美感,教师应当更注重演示过程的流畅性,在形式上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可,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思考的主动性,这样一来,教学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总的来说,在数学教学中突显形式美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习惯,在本质和现象上都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帮助。
三、科学观念的建构
在当前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几乎建立在对科技产品的应用与理解上,因此,不具备科学观念的人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领域的趋势已经开始面向未来社会提出要求,主张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应当努力帮助学生建构科学观念,迎合未来社会的需求。
首先,数学本身作为一门科学,并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教学内容中自然具备科学的理念,只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呈现。比如在“对应、映射与函数”这一节,教材末尾就涉及“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函数”思考,目的就是使学生明确这部分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具备何种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使学生理解自己身边的电脑程序、APP等现代资源是如何产生并运行的,这便是科学观念的一种灌输与启蒙。教师可以适当借用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来对这部分思考内容进行更多讲解,使学生正视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建构基本的科学观念,提高其今后的学习质量。
其次,教师应当在教育信息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开发现代化的学习和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正确和深入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切实作用。比较可行的方法有借用微信来建立交流平台,实现教学中的在线即时互动交流,随时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推荐一些有价值的教学APP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寻找更多的数学信息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科学的关系,同时建立起牢固的科学观念。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不断地发展下,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帮助学生尽可能地适应社会、符合社会需求才是高中数学教育的宗旨,因此必须在教学中突显数学教育的本质意义,实现数学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