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民教育问题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将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指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现代性抽象出现代化过程的本质特征,体现出现代应有的时代意识与精神。就我国而言,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目标的社会主义运动,构成了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我国农民的现代性表现为以现代观念、心理、态度和行为方式为内涵的人格特征。农民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各种正规、非正规和正式、非正式教育,培养农民的现代性,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农民现代性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还比较保守,科学、理性精神与个人效能感群体差异明显,政治、组织与社会治理参与程度较低,社会交往仍然以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等。因此,如何将农村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是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改变农民的“群体文化性格”,必须培育农民的现代人格特征。现代公民社会,没有农民公民素养的提高,我国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就无法实现。农民教育应该在农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占有和改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农民教育,现代化,现代性,教育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于农业农村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之一,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通过教育大力提升我国农民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与现代性
现代化(Modernization)与现代性(Modernity)这两个术语都源于“现代”(Modern)。就字面含义而言,“现代”即指当今时代,包括“近代”和“当代”的内涵或指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阶段(陈柳钦,2011)。美国学者西里尔·E·布莱克认为,“现代化”过程是知识进展、政治发展、经济增长、社会流动和个人性格变化共同发生转变的过程(张静等,1992)。就社会而言,“现代性”是指近代西方社会启蒙运动以来所开启的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观念和价值观念。现代性是从哲学高度审视文明变迁的现代结果,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上,抽象出现代化过程的本质特征,着眼于从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把握现代化社会的属性,把握“现代”应有的时代意识与精神。(陈嘉明,2003)。就个人而言,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现代性是很多性质的综合体,而心理属性和社会特征是人的现代性这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就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而言,现代化是“因”,现代性则是“果”,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结晶,是现代化过程与结果所形成的属性。
笔者认为,我国农民的现代性指农民在农村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属性和社会特征,主要表现为以现代观念、心理、态度和行为方式为内涵的人格特征。农村农业现代化是农民现代性养成的社会条件,而农民的现代性则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村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我国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以实现现代化为基本目标的社会主义运动,构成了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汪晖,2000),现代性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制度转型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刘小枫,1996)。总之,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民的现代性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育对于提升农民现代性的重要意义
教育对于提升个人现代性具有关键性作用。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强调教育水平与现代性有直接的独立的贡献。特别是学校教育是促使个人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他同时指出,如果说教育是决定和解释现代性的唯一因素,那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并非教育本身,而是那些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以及他们的影响,才能够作为对个人现代性的真正解释。”
1. 学校教育与现代性
学校教育对于现代性至关重要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学校教育是个人现代性形成的重要条件。“学校教育不仅教会了人们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也教给了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学校接受较长时间教育的人,不仅知识丰富,而且有强烈的个人与社会的效能感、强烈的时间观念,积极地参与地区社团的活动和事务,乐于接受新的事项观念和接触新事物。”(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其次,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在学校正式教育中,人们学会的新的生活态度、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价值观,在成年时都会显现出来。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学校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组织,它不仅是教学之地,而且从根本上说,还是使人们逐渐适应社会化的环境(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总之,由教育有形和无形提供的促成现代化的环境,无疑将为一个人在成年后转向或形成现代化的人格打下基础。
2. 继续教育与现代性
就现代性而言,“没有人生来就是现代化的。人们只有通过社会化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台湾学者杨国枢认为,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而教育就是重塑人的性格的最有力的因素(张静等,1992)。成年人的人格的改变,甚至基本的价值和精神活动的方式的改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经常发生的。在人生任何阶段,特别是在成年早期和中期,人们能够经历非常重要的个人改变,有些是极为深刻的实质性的改变(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成人教育是促进成人人格变化的重要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96)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也就是说,成人教育能为那些过去因各种原因没有受过良好学校教育的人们,提供重要的补偿机会和社会刺激,并促进其现代性的形成和发展。
3. 工厂的教育因素与现代性
人在社会和物质环境中的改变,就是人们从传统的乡村、农业耕作、氏族部落逐渐转到城市生活、工业职业和国家公民的过程所经历的过程(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对于农村转移人口而言,到工厂工作无疑是促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现代生产有助于人们获得较强的效率感,生产技术和产品要求不断创新,使得人们对新经验保持开放的态度,尊重科学及技术。工业环境的生活工作经验能够使最初传统的、较不易改变的人们,在参与政治活动、自立、效率、家庭计划等方面,变成乐于接受新的经验和讲求效率(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总之,人在成年期如果环境改变,其个人的特征也会随之有所改变。这种人格的基本改变,不仅是“可能”,而且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成为正在经历朝现代化方向改变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流。
4. 都市生活经验与现代性
尽管都市生活经验有助于发展个人的现代性,但构不成独自发挥作用的因素(张静等,1992)。生活在农村的人在现代性方面的落后不是根源于他们是农民,而是在于他们生活劳动于其中的社会组织和结构是传统的。现代化的环境和组织、从事的职业和同大众传播媒介接触的程度与范围,才是决定其现代性水平的重要因素。一个生长在农村的人,在受到较多的教育,经常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有长期的工厂工作经验,其结果会同生长在城市里的人同样的现代化。即使在最为落后的乡村中,由外界正确的社会组织而刺激成年农夫们在态度、价值、知识和行为方面有基本的改变,而且这改变是很迅速的。
5. 传统文化与现代性
无论任何国家和个人都无法与其历史和传统相隔断,那么,现代化与传统是否是一种对立关系?在传统现代化理论中,传统与现代是对立的。但是,“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亲属关系形式、各种宗教、两性关系、服饰、娱乐消遣形式、房屋建筑风格和生活安排、亲密的个人内部关系模式、语言表达的方式、日常活动的安排计划以及其他大量的文化成分,是完全可与工业秩序和现代社会机构制度的其他方面和谐共存的。在这些能与现代性和谐共存的文化形式中,许多就是一般应被看作是传统的文化形式。”(阿历克斯·英格尔斯,1985)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乃是一种选择的变迁,任何文化的发展或多或少地需要借鉴其他社会的文化特质,而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将传统的文化特质和西方的文化特质加以综合,即新传统化过程(张静等,1992)。这种“新传统化过程”不是西化,也不是复古,而是使丧失的传统价值得以回归到现实中来。
三、我国农民现代性现状与问题
本文以成年农民为研究对象,依据与土地联系的紧密程度、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生活空间、职业、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将研究对象具体分为三类:居村农民(即“狭义”上的农民,目前仍居住在农村并以农村户籍为身份标志和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农民工(目前虽未居住在农村,但仍有农村户籍身份标志,并主要以非农业为职业);失地农民(目前已失去承包土地,居住在农村或城市,以农业或非农业为主要职业)。后两者又统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或“农村转移人口”。
根据上述假设,笔者构建了农民现代性测量指标体系,并在全国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针对农民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23份,回收率为87.17%;居村农民问卷400份,收回321份,回收率为80.25%;失地农民调卷400份,收回312份,回收率为78%。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