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职能作用,随着我国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力度的加大,对其财务管理也更严格。在事业单位里,固定资产在财务资源中价值占比较高,因其类别又多,管理起来相对复杂。对资产的实际价值准确计量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引入加速折旧制度可以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本文从折旧概念和加速折旧的实质出发,就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
一、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内容简介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由于损耗而在某个时间段内转移价值而形成的,通常按照一定的折旧率进行提取,非企业化管理的单位也按照统一的折旧率计算虚拟折旧。计提折旧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其中加速折旧主要以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一次性扣除法、缩短折旧年限法最为常见,加速折旧通过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的方式,调整折旧速度,进而对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依据效用递减原理,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加速资本投资回收,递减态势分配成本。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起源于1952年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启用这一折旧方式。加速折旧的方法从固定资产的无形耗损角度出发,与会计上的配比性原则相符。加速折旧的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费用分配更合理可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收回速度,进而影响纳税方面事宜。
本文以年数总和法为案例,分析折旧额的不同。
案例: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元,预计残值2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200)×(4/10)=3040
第二年=(7800-200)×(3/10)=2280
第三年=(7800-200)×(2/10)=1520
第四年=(7800-200)×(1/10)=760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分析
(一)事业单位不提折旧的弊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更具有科学性,在技术更新较快的现代市场里,一些设备和机器往往会过早报废,给单位造成损失。而引入加速折旧后对损失的情况有所改善,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服务潜力提升,满足了收入费用的配比原则。在我国经济处于调结构、保增长的特殊历史时期更显得尤其重要。固定资产在连续多个会计时间段内有使用价值且形态不变,但价值却因为磨损而有所转移,把转移的价值记录起来就是折旧,如果不提折旧,则对该项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不能准确记量、核算,失去会计真实、准确的初衷。
(二)事业单位计提折旧的益处
1.利于计量固定资产价值和补偿价值消耗
固定资产价值计算应用折旧理念后,资产原值、折旧额度、使用年限都会在会计报表中体现,可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便于报表使用者更准确的了解单位的资产价值。采购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月摊销,给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做到了价值补偿,让成本分析更合理、更科学。
2.利于固定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
引入折旧后在固定资产的报废、更新等时间上更具有可控性,给管理者一定的决策时间,可以让工作更有计划性,让预算编制工作更具有依据性,提高了预算的准确度,不但避免了固定资产的流失,也让固定资产的考核工作更有说服力,利于固定资产监督工作的开展。
(三)事业单位引入加速折旧制度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利用国有资产投资而建立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相对于企业效益而言,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是它成立初衷。在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服务事务过程中,固定资产作为主要财务资源,功不可没。在以往的财务政策里,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未能符合会计工作实际需求,在事业单位用固定资产和经营用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方法上未作出分离,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除了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外,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用固定资产仍然具有盈利性,引用加速折旧能够减少事业单位经营用固定资产的投资风险,提高收回投资的速度。
鉴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未能有效的与所得税政策的衔接。自2014年起,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14]75号,文件中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方面做了新的规定,鼓励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组织加强研发和对固定资产更新换代。这项政策的提出对事业单位的财税管理水平提高非常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满足事业单位对技术进步快、产品更新频繁的固定资产的进行价值补偿。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加速折旧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前期多计提折旧,增加当期的成本费用,减少收益,最后减少前期的所得税,影响现金流出。
三、落实加速折旧制度的相关工作开展
(一)准确计量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
在事业单位里,除了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外都应该纳入折旧的范围。
(二)认真实施固定资产的清查计价环节
随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并且固定资产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都较高,对资产计价的工作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认真开展资产现值、使用年限、报废处理等确认和实施过程,最后对计价的结果进行登记台账,做好数据保存工作。
(三)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根据分类不同,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必须使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确认加速折旧的具体方法和折旧率,重点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技术更新较快的资产开展加速折旧的工作。
(四)做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会计核算和税会处理工作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启用加速折旧方式计提折旧后,会计核算过程中会有会计分录的调整,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可以在会计上依据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在税务处理上应用加速折旧法,调整纳税。
四、事业单位运用加速折旧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对资产核实的管理力度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价值核查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资产数量大、类别多,给核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事业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资产价值进行核实,秉承务实、敬业的态度,对核查工作进行监督,避免提前报废固定资产和虚报资产实际价值的行为。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在引入加速折旧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建立清晰的加速折旧台账,分析在会计与税法上的差异。采用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当账面价值为零时,实物资产仍存在,要建立固定资产备查账辅助来加强对实物的管理,避免实物丢失、账实不符等情况发生。
(三)组织对资产加速折旧的相关业务培训
资产加速折旧不应与力求简便易行相违背,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应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熟悉政策变更对具体财务工作的影响,适时的变更会计分录和会计报表等工作内容,在相关软件的调整上要及时跟进。事业单位也应提供财务工作者学习相关业务机会,通过培训的形式让财务工作者理解加速折旧制度。
五、结束语
特别是十九大召开以后,我国的事业单位较以往在工作方向、内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起色,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应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引入加速折旧的管理制度可以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我国事业单位的合理开展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项基础工作,使我国事业单位整体向管理现代化迈进,进而提高单位自我管理能力,更利于事业单位职能发挥,也能更好的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