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梳理二战后两级与多级经济格局下区域经济合作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新特点,包括:竞争与合作的主体由美欧日转向美中、空间上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层阶上由国家间转向区域间、目的由经济收益转向综合收益。根据全球经济格局的变革,我国也应随之转变发展思路:首先,提升大国实力,缩小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构建东西并重和海陆兼顾的开放格局;其次,树立大国心态,扩大对外开放,注重提高综合收益;再次,彰显大国姿态,培育新的增长极,助推世界经济共赢;最后,担负大国责任,推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因此,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这是我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要策略,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寻获综合收益的有效载体,是我国培育新的增长极、助推世界经济合作共赢的宏伟措施,是我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经济格局;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多边贸易
一、 引言
全球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在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其核心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的权力分配状况。它既相对稳定,又不时演化。
14、 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意大利和西北欧地区。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全球经济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通过殖民扩张称雄世界。18世纪中叶,凭借工业资本发展壮大的英国独霸全球,直到19世纪末开始逐渐丧失其工业垄断地位。20世纪初,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群雄并起。一战后,全球经济中心向美国转移。二战后,美国经济称霸世界,随后各国实力此消彼长,全球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两极”争霸到“多极”竞争的演变过程。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缓慢复苏,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全球贸易、金融、投资和生产的多元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全球经济格局,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二、 二战后全球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演变
1. 两级经济格局及对抗性的区域经济合作
二战后,西欧强国经济衰落,美国成为头号大国,苏联凭借其雄厚的军事实力成为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国家,两国逐渐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的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全球经济中的双极。两极格局中,两大阵营内部均为一元结构,两种经济类型并行发展、相互封锁,两种社会政治制度彼此孤立,两大军事集团互相冷战并局部进行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两大阵营从意识形态的对立拓展至区域经济合作上的对抗,世界市场被人为割离成两个部分。资本主义阵营方面,在国际金融领域,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保证了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以及与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制,使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核心地位。在国际贸易领域,由美国牵头筹建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日内瓦签订,主张逐步降低关税并消除非关税壁垒,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并扩大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客观上推动了全球贸易开放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阵营方面,苏联与东欧五国协商决定组建统一的共产主义市场,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是苏联抗衡美国的重要政治步骤,它既是两极格局下冷战的结果,又加剧了冷战。两极格局中,受限于冷战的制度性障碍和国家干预的阻滞,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阵营对抗性矛盾的战略考虑。欧共体是欧洲在美苏对峙夹缝中生存的产物,“东盟”也是东南亚国家“对付共产主义威胁的存在”。在这种对抗性的合作中,资源不能充分流动,区域经济合作也难以纵深化发展。
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在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显现,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是资本主义阵营分崩离析的开端,而南斯拉夫、中国等国与苏联的矛盾也使社会主义阵营不再是铁板一块,两极格局云谲波诡。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欧共体的强盛削弱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东欧国家的反苏情绪日渐高涨,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美苏为轴心的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全球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
2. 多级经济格局及多元化的经济合作
二战后,在战争中遭受重创的西欧和日本经过大力调整迅速恢复。西欧从建立煤钢联营起步走上联合自强之路,日本经济在重建之后也悄然崛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均快于美国,大大削弱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全球经济格局渐成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在重重矛盾中解体,全球经济格局出现重大调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致使全球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境况,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美国经济复苏过程蹒跚跌撞,欧洲经济仍未逃离债务危机怪圈,日本在危机后遭受巨大灾难,经济面临严峻考验。而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冲击了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传统经济格局,其贸易与金融实力将全面促进全球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多种力量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兴起。20世纪90年代,各种区域性、次区域性的经贸集团或经济合作组织已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
欧洲、北美、亚太三大区域经济繁荣而活跃,其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都已占世界的80%(详见表1),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集团。在百废待兴的欧洲地区,政治联盟也取得重大进展。1991年,欧共体各成员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一致支持分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在北美地区,1992年美国、加拿大纳入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强调贸易自由化、协调冲突制度化和动态发展等原则,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加就业与产量为目标。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成员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政治情况也不尽相同,这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范例。在亚太地区,虽然各国在自然禀赋、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社会制度等方面高度多样化和差异化,但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紧密的贸易依存关系刺激了各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意愿。东盟应运而生,推动了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总体而言,欧盟成员国众多,且经济水平和文化认同近似,机构健全,运行体制成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层级显著,美国为核心领导国,机构权责十分明确;而东盟各成员国利益分散,文化隔阂严重,相对缺乏组织性,详见表2。
在多极格局中,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形式和对象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在合作内容上,涵盖范围包括但不囿于货物贸易自由化及其涉及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减让,而是拓展为“超WTO协定”,涵盖服务贸易自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原产地规则以及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覆盖更广、标准更高;在合作形式上,自由贸易协定(FTA)比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协定和优惠贸易协定具有更多灵活性,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主要方式;在合作对象上,跨区域的巨型贸易协定方兴日盛,形成竞争新格局。
三、 全球经济格局的新特点
全球经济格局是动态演变的过程,多极格局中各种经济力量的对比和变化此消彼长,新的中心、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不断出现,这一趋势在美国次贷危机后更加明显。2008年后,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遭遇挫折,国际秩序与治理体系加速变革,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
新格局的“双核”是美国和中国,中国实力逐步上升,但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短期内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国际生产、贸易、金融等经济秩序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新格局的五个经济板块是:以美国中心的超级大国,以欧洲和日本为典型的发达经济体,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以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以代表的资源经济体,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为代表的欠发达国家。全球经济新格局中,世界经济开拓新市场的步伐减缓,增长动能趋于衰竭,发展的不平等性加剧,呈现出四个特征:竞争与合作的主体由美欧日转向美中、空间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层级由国家间转向区域间、目的由经济收益转向综合收益。
1. 竞争与合作的主体:由美欧日转向美中
20世纪60年代伊始,西欧和日本经过战后恢复发展,经济增速逐步比肩美国,三大经济中心成鼎足之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广泛的竞争与合作,是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重要表现。20世纪末,美欧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实力迅速崛起,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主体逐渐由美欧日转向美中两国。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中美差距再次缩敛,竞合局面重新锚定。竞与合的并行,反映出固有超级大国与新兴崛起之国在经济上“一致与冲突共存,兼容与反斥同在”。
中美经济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第一,经贸领域的互惠合作。两国贸易规模稳步扩大,依存度不断提高,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和中美商贸联委会(JCCT)等双边对话机制日益完善,在世界贸易组织、G20等多边经贸规则的协同治理上成果显著;第二,金融领域的互利合作。两国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构建世界金融新秩序,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等合作议程,美国也为人民币最终加入SDR创造了有利条件。2015年我国在外汇储备下降的情况下依然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中美国居于首位,两国双边投资存量近1400亿美元。
中美经济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贸摩擦常态化。美国将货物贸易逆差的原因归咎于中国,提高技术贸易壁垒,在政府采购中加大对中国的歧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措施实施贸易保护。第二,规则之争炽热化。在美国致力于全球反恐之时,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潜力。为了避免自身利益被边缘化,美国制定“重返亚洲”战略,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制衡区域内其他自由贸易安排。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推进多边经济合作,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并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中美二元格局逐渐由兼容走向相斥,由追逐经济收益的正和博弈转向以争夺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为目标的零和博弈。中国偏好规则的务实性,美国力主规则的高标准性,这种差异也体现出两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竞争优势的不同。第三,经济关系政治化。中美之间的经济竞争难以摆脱政治因素,例如中美关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政治理念冲突不断,人民币汇率问题在美国国内政治民生化,两国贸易问题背后关于国家实力竞争的政治考量,美国纵容和推动周边国家与中国深化矛盾等,这些问题的根源仍在于两国经济社会制度的差异和美国对其国际霸权的护持。
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产业结构既互补又竞争,既依赖又互斥,整体利益划一而又各有所需,竞争与合作是必然的结果,这也将对世界经济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2. 竞争与合作的空间: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有两个地缘中心:一是大西洋地区,以西岸的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东岸的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挪威等西欧国家为主,因工业革命强盛,靠海权立国繁荣;二是太平洋地区,以东半球的中国、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东盟各国和西半球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为主,以亚洲经济复兴而闻名,因美国的贸易和产业转移兴起。
目前,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崛起,美国和俄罗斯战略转移、拉美四国和澳大利亚迎来太平洋时代,全球主要经济力量群集东方,标志着世界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空间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欧美大西洋同盟的解体和太平洋区域经济的兴起,这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欧洲民族民粹主义高涨,美国控制力被削弱。二战后,欧洲经济衰落,美国成为大西洋经济的核心。在美强欧弱的格局下,欧洲谋求摆脱美国的操纵,建立“欧洲人的欧洲”。20世纪70年代的美元危机爆发后,欧洲在政治上筹建欧盟,在经济上推出欧元,在军事上尝试独立的欧洲防务,一体化提高了欧洲的经济地位,萌生了独立于美国的经济货币体系、政治意识和全球治理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和美元地位遭受重创,欧元区核心国家迫使欧洲国家让渡财政主权,欧元与美元体系展开竞争。在地缘和币缘政治的复杂博弈中,美国在欧洲的控制力减弱,大西洋同盟日趋松懈直至裂变。
其二,亚洲经济复兴,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二战后,亚洲的“去殖民化运动”兴起,各国探索建设现代化国家,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诞生,积贫积弱的中国更是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亚洲国家的共存历史悠久,政治上大国仁而小国智,文化上包容和谐,随着各国间贸易与投资依存度的提高和区域生产服务网络的深化,区域合作日益频繁。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东亚国家一体化的意愿,APEC稳步推进,东盟的“10+”经贸合作进程并行,印度采取“东向政策”参与合作。亚洲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可观,美国逐渐产生分羹意向,于是制定重返亚洲战略,世界经济的太平洋轴心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