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文学论文

期刊发表从粉彩名称窥色彩工艺

一、粉彩的期刊发表定义

所谓期刊发表粉彩,顾名思义,即具有粉润之感的色彩。它是在烧好的白瓷胎上,用珠明料作画,填好粉彩颜料后,再次入炉经750℃左右温度烧制。烧成后颜色不仅固着在瓷器釉表面,而且光泽晶莹,粉润柔和,手触摸有明显的凸起感。显然,从粉彩瓷装饰色彩艺术“粉润”“凸起”的质感、绘填的系列复杂步骤和入炉烤烧的技术等,都隐含了其较强的工艺属性。

image

二、粉彩的期刊发表定名

粉彩瓷初创于康熙晚期,在产生之初其名称常与“五彩”“珐琅彩”混同,或有“五彩珐琅”之称,毫无疑问,这与粉彩的发端有关,即源于五彩和珐琅彩二者色彩工艺的结合。其中期刊发表胭脂红、锑黄及洗染技术来自珐琅彩,玻璃白是五彩的铅质颜料和珐琅彩中砷元素的融合创造,其余的颜料基本来自五彩瓷的原色料或调配后色彩转柔淡的颜料。

据史料推测,雍正时期出现“洋彩”和“瓷胎洋彩”之称,原因是粉彩瓷最初使用了洋色(进口珐琅料),并且绘法工艺和部分纹样仿自西洋。较早见于雍正十年《清档》雍正记事杂录:“十一月奉旨按宜兴壶样烧造洋彩瓷壶”,及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碑》:“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又乾隆八年唐英著《陶冶图编次》圆琢洋彩条目:“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而后乾隆三十九年朱琰所著《陶说》记载:“今增洋彩一种,绚艳夺目。”等。“洋彩”之后又出现“软彩”和“粉彩”的名称。“软彩”主要为区别康熙“硬彩”(“五彩”),即粉彩瓷的色彩艺术效果较五彩瓷柔细淡雅,彩烤工艺较五彩瓷温度低。文献记载,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寂园叟所著的《匋雅》中叙述:“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惟蓝黄亦然。”从颜料工艺上说明了“软”的原理,这也是“粉彩”一词的最早提出。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的许之衡先生的《饮流斋说瓷》一书中也出现类似的说法:“‘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此后“粉彩”的名称不胫而走,普遍流行,但仍与“五彩”等称谓混用,直至晚清民国时才被正式统一使用,究其原因:一是“粉彩”一词恰能体现粉彩瓷最独特的工艺原理和艺术特色;二是随着西洋画料(进口珐琅料)的国产化,“洋彩”之“洋”已逐渐淡化;三是历史机缘,即民国二十五年,因故宫文物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品展览会而必须统一命名此类彩瓷,郭葆昌在瓷器展品说明中写道:“彩绘一门继往开来,益臻精到,粉彩则独开生面,无异写生。”至此,“粉彩”之称正式确立。

上述期刊发表文献多从工艺技法上解释了粉彩瓷各阶段名称的缘起。此外,“粉彩以雍正朝为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妍夺目,工致殊常。”“工”美与“艺”美并重,因此,后世人们把粉彩也称为“雍正彩”。

三、期刊发表粉彩之“粉”与“彩”“粉彩”之“粉”

实际期刊发表包含了“色”与“质”两个层面,重客观艺术效果。“色”一方面指粉彩瓷的视觉色彩,由各种着色金属氧化物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程度差异性和选择性地吸收、反射与穿透,刺激人类的视觉器官,形成了粉彩颜料的不同色彩和透明度,属西方绘画的“条件色”“客观色”和“七色观”的色彩系统;另一方面指粉彩瓷装饰画面的设色和颜料的配色,所谓《淮南子》中“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属中国传统绘画的“固有色”“主观色”和“五色观”的色彩系统。“质”指粉彩视觉色的粉润质感和触觉的凹凸质感。而“粉”是一种名叫“玻璃白”的白色彩料,在“色”和“质”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是在含铅的玻璃质釉中引入了强乳浊剂氧化砷,所以烤烧后具有粉润的质感和丰厚的立体感。除本身作白色颜料外,还多用于调配其他各种粉彩颜料,将其粉化,如此降低了色彩的纯度和透明度,丰富了彩绘的色阶,大大增加了粉彩的色彩品种,正如前文所述“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彩色稍淡,有粉匀之。”玻璃白最常见的用法还有“涂粉打底”用以施彩分染。正是因为玻璃白才使得粉彩瓷的色彩具备了粉润淡雅、自然柔和的艺术品质,因此,玻璃白几乎成为粉彩瓷色彩工艺的标志性符号。

image

“粉彩”之“彩”,本字为“采”,偏主观装饰活动。严谨地说,“粉彩”之“彩”可有如下三层含义:从物质存在的角度,指人利用物理或化学期刊发表手段配制出的因矿物质元素发色的各种不同色相的粉彩颜料;从艺术类别的角度,指在成瓷釉面上施彩后经低温彩烤,二次烧成的釉上彩绘瓷;从工艺技法的角度,指人将粉末状的彩色绘料调和水或油质的媒介,在瓷面进行绘制、填色后再烤烧等一系列工艺步骤的粉彩瓷创作过程。“彩”是对自然客观之“色”的主观再现,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气韵,潘絜兹先生曾言:“色、彩二字不可分”“彩者,气也,即意境、气韵,有彩才生动感人,否则一堆物质颜料耳。”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