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医学论文

宁泌泰胶囊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残余 结石及并发

【摘要】探讨清热利湿中成药宁泌泰胶囊在上尿路结石术后促进排石及并发症治疗方 面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 第二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纳入上尿路结石外科治疗术后有残余结石的患者,按 1:3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宁泌泰组。对照组按需给予抗菌药物或双氯芬酸钠栓剂治疗,宁泌泰 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宁泌泰胶囊(4粒/次,3次/d,口服)。观察期限为自纳入至满12周止, 期间观察残余结石的排出时间、排净时间、结石排净率,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如疼痛、感染的情况。 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 纳人符合标准的患者269例(武汉市第一医院86例,武汉市第二医院69例,武汉市第三医院58例, 武汉市普爱医院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宁泌泰组203例。宁泌泰组结石排出时间 [(4.5+0.4)d比(7.5-4-1.3)d,t=2.877,P=0.004]、jjF净时间[(13.6±1.0)d比(25.6±3.8)d,£= 4.252,P=0.000]均短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宁泌泰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91.6%比68.2%, X222.57,P=0.000)。治疗12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宁泌泰组总有效率为9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5,P=0.000)。宁泌泰组镇痛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6.3%比30.3%, x26.212,P=0.013),术后4周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率高于对照组(88.2%比71.2%,X2_10.67,P= 0.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宁泌泰胶囊可促进术后残余结石的排出,提高残余 结石排净率,有助于结石术后疼痛、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尿路结石症;中草药;手术后并发症

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为代表的上尿路结石是 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xtrae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输尿 管镜激光碎石术(ureteroseope lithotripsy,URL)、输 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L)和经皮‘肾镜碎石术(pere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常用治疗方 法,但术后常见结石残余。残余结石发生率可能 与患者术前结石大小、数量、质地等有关,鹿角形结 石和肾盏内多发结石PCNL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相 对更高。由于存在自身局限性,URL术中结石碎片 移位人’肾脏可导致残余结石,而FURL亦存在一定 的操作死角,特别是肾盏狭窄合并下盏结石或1肾下 盏与肾盂夹角<90。时易残留结石。另有研究结 果显示,ESWL后残余结石如未得到及时处理,残余 结石会逐渐增大,其中21%~59%的患者5年内需 要再次接受外科治疗。因此,术后的残余结石特 别是最大径I>5 mm或有临床症状者应予积极处理。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应重视结石防治体系的建立,不 应忽略药物疗法,即药物溶石、防石和排石]。清 热解毒、利湿通淋类中成药在结石术后的治疗中有 一定效果。本临床试验中使用的药物为宁泌泰胶 囊,其药物组成包括四季红、芙蓉叶、仙鹤草、大风 藤、白茅根、连翘、三颗针等,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淋证。文献报道,宁 泌泰胶囊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可 能引起的腰痛、血尿、尿频等症状(双J管综合征) 有一定预防效果,而联合坦索罗辛用于输尿管结 石的保守治疗,可提高结石排出率,缩短排石时 间。本研究旨在评价宁泌泰胶囊对上尿路结石 碎石术后残余结石的促进排石作用及对术后感染、 疼痛等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并评估治疗的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试验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于 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武 汉市第二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 4个中心纳人上尿路结石外科治疗术后有残余结石 的患者。

1.纳入标准:(1)年龄20~70岁,术前经超声、 腹部x线片或cT明确诊断的上尿路结石患者;(2) 采用ESWL、URL、FURL或PCNL取石,术后复查有 残余结石(最大径≥5 mill);(3)碎石手术顺利,无 输尿管穿孔、黏膜剥脱、肾脏膀胱损伤、严重出血等 术中并发症,碎石效果良好;(4)自愿参加本研究并 能积极配合复诊、完成临床观察者。

2.排除标准:(1)妊娠、严重糖尿病、。肾功能不 全;(2)输尿管狭窄、下尿路梗阻;(3)2周内服用仪, 受体阻滞剂、排石通淋作用中成药等可能影响排石 疗效评价的药物;(4)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 效,或资料不全,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断。所有符 合纳人排除标准的患者按1:3的比例使用随机数字 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宁泌泰组。

3.脱落标准:对于已人选的受试者,在试验过程 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研究者可决定其退出本试 验:(1)治疗中发现不符合纳人标准或符合排除标 准者;(2)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发生其他疾病而影响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者;(3)受试者不能耐受(但仍纳 人安全性统计);(4)自行停药或合用其他治疗药物 等,导致影响疗效评价者;(5)研究者认为不宜继续 试验。受试者自行退出:(1)受试者不同意继续参 加本研究(如有用药,应纳人安全性统计);(2) 失访。

二、研究方法

1.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抗菌药物常规治疗或 不用药,宁泌泰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宁泌泰胶囊 (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25442;4彬次,3次/d,口服)于术后恢复饮食 即开始餐后服用,连续服药至残余结石排净。如服 药至12周结石仍未排净则停止观察,改用其他方式 进行治疗。对于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必要时可给 予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治疗。随访开始时行超声 或x线片复查以了解残余结石排出情况,最终残余 结石排净以cT平扫复查无残余结石为准,随访时 间为术后第3、7、14、28、56、84天,记录镇痛药使用 剂量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同时复查尿常规。当患者残余结石排净、尿 常规相关指标转阴时停止随访,而超过最长随访期 限时亦自动停止随访。

2..疗效指标:(1)术后残余结石排出情况:包括 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净时间、结石排净率。术后随 访时复查超声或x线片提示结石变少或消失视为 结石排出,记录首次检查提示残余结石变少或开始 排出的时间为结石排出时间。超声或X线片提示 结石消失,并经CT确认视为结石排净,记录检查提 示结石消失的时间为结石排净时问。(2)术后并发 症:镇痛药使用剂量,镇痛患者比例,尿常规白细胞 转阴时间和转阴率。

3.疗效评价标准:(1)痊愈:治疗后符合结石排 净标准,且患者尿常规正常、VAS≤3分。(2)有效: 治疗后符合结石排净标准或残余结石在临床上认为 是无意义的残余结石碎片,且患者尿常规基本正常、 VAS≤3分或疼痛分级由重度降为中度,由中度降 为轻度。无临床意义的残余结石碎片指患者无症状 且结石最大径≤4 mm,超声或x线片提示该结石碎 片未引起梗阻。(3)无效:治疗后结石未排净,或患 者尿常规明显异常,或VAS/>7分。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4.安全性评价:在随访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 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检查,随时记 录不良反应发生日期、程度及其处置方法、转归等, 并判断其与药物的关系。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对两组纳人病例的人口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 考察两组的均衡性和可比性。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 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定量资料以001.png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分类资 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一般资料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269例,其中武汉市第 一医院86例,武汉市第二医院69例,武汉市第三医 院58例,武汉市普爱医院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 照组66例,宁泌泰组20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53.7±1.4)岁,术后残余结石最大径(5.50+0.54) mm;宁泌泰组患者年龄(51.7±1.7)岁,术后残余结 石最大径(5.46±0.42)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对照组治疗方式包括URL(30例)、FURL (5例)、PCNL(19例)、ESWL(12例),宁泌泰组治 疗方式包括URL(110例)、FURL(9例)、PCNL (34例)、ESWL(5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6.237,P=0.101)。对照组残余结石部位包括 肾(19例),输尿管中上段(18例)、输尿管下段 (22例)、弥散(7例),宁泌泰组残余结石部位包括 肾(43例)、输尿管中上段(44例)、输尿管下段 (82例)、弥散(34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3.802,P=0.284)。

对两组患者排出的结石进行成分分析.单一成 分者占62.3%,两种成分者占33.7%,三种成分者 占4.0%。92.0%的患者结石中含有草酸钙『一水草 酸钙和(或)二水草酸钙],13.1%的患者结石中检 出碳酸磷灰石,5.5%的患者含有碳酸钙,而其他成 分如羟基磷灰石、无水尿酸、尿酸铵、磷酸铵盐、二水 磷酸氢钙等合计约占3.5%。

二、宁泌泰胶囊促进排石效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残余结石排出,宁泌泰组 结石{j}出时间[(4.5±0.4)d比(7.5±1.3)d,t= 2.877,P=0.004]、排净时间[(13.6±1.0)d比 (25.6±3.8)d,t=4.252,P=0.000]均短于对照组。 治疗4周后,宁泌泰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 (91.6%比68.2%,∥=22.57,P=0.000)。治疗 12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宁泌泰组 总有效率为9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7.650,P=0.000)。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 反应。

在上尿路不同部位,宁泌泰组患者的残余结石 排出时间与对照组相当,但残余结石排净时间缩短, 治疗4周后残余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表1)。治疗8周后,宁泌泰组1肾残余结石患者排净率达 95.3%,高于对照组的63.2%(X2=11.000,P= 0.001)。

三、宁泌泰胶囊治疗结石术后并发症的疗效

宁泌泰组镇痛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6.3%比 30.3%,X26.212,P=0.013)。宁泌泰组患者镇痛 药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当。宁泌泰组肾残余结石患 者镇痛药使用比例和剂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在输尿 管残余结石患者中,镇痛患者比例及镇痛药用量两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宁泌泰组患者术后4周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率 高于对照组(88.2%比71.2%,X2=10.67,P= 0.001)。按残余结石不同部位来看,宁泌泰胶囊可 以缩短肾残余结石、输尿管上段残余结石和输尿管 中下段残余结石患者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时间 (表2)。

002.png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上尿路结 石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般情况下患者 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碎石效果,但术后残余结石的处 置及并发症的治疗等方面依然是临床医师关注的 重点。

早在两千余年前,祖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就有关 于结石病的记载,且认为本病多属湿热与砂石互结,阻于水道,通降失利,瘀结不散所致。宁泌泰胶 囊是治疗湿热蕴结所致淋证的经典苗药,而石淋是 淋证的基本证型之一.属于宁泌泰胶囊的适应证。 另外,祖国传统医学中关于石淋的治疗主张以清热 利湿、通淋排石为主,而宁泌泰胶囊具有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的功效,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宁泌泰胶囊 在促进上尿路结石碎石术后残余结石排出方面的潜 在治疗作用和临床意义。本研究中人组患者结石术 后的残余结石最大径为5.5 mm左右,组问无统计 学差异,排除了残余结石大小对排石疗效的影响。 对于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后有残余结石的患者,口 服宁泌泰胶囊治疗可以缩短残余结石的排出时间与 排净时间,连续治疗4周可提高残余结石的排出率, 本研究中宁泌泰组4周残余结石排出率超过90%。

残余结石部位是影响排石疗效的另一个重要因 素,对于上尿路不同部位,包括肾、输尿管上段和输 尿管下段的残余结石,宁泌泰胶囊均可缩短残余结 石排净时间,并且提高4周残余结石排净率。本研 究中,不同部位的输尿管残余结石患者使用宁泌泰 胶囊治疗4周后,其残余结石排净率均超过90%。 而对于相对难以排出的肾残余结石患者,当治疗周 期延长至8周时,其残余结石排净率也超过90%。 此前研究结果显示,宁泌泰胶囊组方中四季红、白茅 根、连翘等成分具有利尿、通淋,以及降低输尿管阻 力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宁泌泰胶囊的促进排石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利尿增加残余结石上方的 压力,并降低残余结石下方输尿管壁段阻力以促进 残余结石的排出。

多靶点、多途径是复方中成药的治疗特点。有 文献报道,宁泌泰胶囊具有抗炎作用,可显著抑制角 叉菜胶导致的小鼠足肿胀及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肿 胀。另有报道,宁泌泰胶囊具有一定的抗菌作 用,它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的增殖。此外,有研究结果显示,宁泌泰胶囊 具有镇痛作用,它可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的次 数,并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觉阈值。而在一项 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中,研究者 发现宁泌泰胶囊可降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评 分,并获得良好疗效。而诸多研究结果证实,宁 泌泰胶囊组方中白茅根、芙蓉叶、仙鹤草等草药成分 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菌和镇痛作用,推测其与 上尿路结石术后炎症、感染、疼痛等并发症的预防和 治疗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宁泌泰 组在上尿路结石术后并发症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 势,宁泌泰胶囊可降低术后因疼痛而使用镇痛药的 患者比例,提高患者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率,并缩短 尿白细胞转阴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宁泌泰胶囊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 残余结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促进术后残余 结石的排出,提高残余结石排净率从而降低结石复 发的概率,同时有助于结石术后疼痛、炎症、感染等 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