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急诊儿科静脉输液中,头皮静脉是最常用、最基本、最主要的护理技术。无论是普通的治疗,还是在急救工作中,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可为有效治疗和成功抢救争取最佳时间,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儿的生存质量[1]。所以能否穿刺成功及输液过程中是否需要重新穿刺常常成为护士及家属关注的焦点。然而,临床上因为许多小儿皮下脂肪丰富血管细还有的患儿一哭,皮肤变得发红以致很难在前额部位找到血管,这时就需要仔细找找耳后静脉是否能够看清。此时操作者应保持最佳心态,相信自己,以应有的镇静,果断和审慎的心态进行操作,动作要轻、稳,不可盲目下针,进针深度要准确。但是由于耳后皮肤松弛,衣服又易蹭到,即使穿刺成功,如果固定不好,常常使针头滑脱出血管,造成液体渗漏导致输液失败,为了提高耳后静脉穿刺固定成功率,笔者在多年的输液工作中摸索出了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2]。
2013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笔者在60例使用耳后静脉输液的患儿中,随机分成2组,两组患儿均平躺,助手固定头部和肢体,穿刺者仔细寻找血管,然后剃净局部头发,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绷紧血管穿刺,见回血用消毒过的干棉球垫在针柄下,使头皮针与静脉成10°角,以防针尖斜面貼敷静脉壁而影响流通,输液贴、胶布固定后再绕头1周。实验组先用宽胶布将耳廓向前平贴固定在面颊上再常规消毒,绷紧血管穿刺见回血后,操作者嘱咐按压者继续按压,此时如果大意极易因患儿头摆动而造成穿刺失败[3]。同样在针尾垫棉球,再用输液贴、胶布固定,再绕头1周,头发长的在穿刺之前扎成小辫,对照静脉输液成功率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13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在门急诊采用耳后静脉输液的患儿共60例,年龄为2个月~2岁,男孩40例,女孩20例,穿刺部位、耳后静脉。
材料:使用同型号的一次性输液器及输液贴、5.5号头皮针,平均输液2h/次。
1.2方法
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后常规固定顺序为针柄、针眼、针尾,然后再用胶布绕头1周,实验组,先用一条宽胶布将耳廓轻轻向前固定再穿刺,再按针柄、交叉固定针尾、再针眼最后用长胶布绕头1周。
1.3主要观察指标
连续观察耳后静脉输液患儿穿刺处情况,输液中出现胶布松动、针头摆动、头皮针软管折成死角为重新固定,针头刺穿静脉需重新静脉输液的为重新穿刺。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种耳后静脉输液后的固定方法导致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的情况见表1。
表1耳后静脉输液的两种固定方法比较(n=30,)
组别重新固定重新穿刺
对照组9*5
实验组31
注: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静脉输液是婴幼儿临床给药的一个重要方法。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由于固定方法不当导致输液故障或中断的现象较多,为了配合临床抢救和治疗,使患儿早日康复,防止纠纷的发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有一种好的固定方法非常重要,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经护理人员不断实践总结出不少的好方法,也就是常规的固定方法容易使针头滑出致使液体外渗(对照组),笔者总结出的固定方法(实验组)先交叉固定针眼再固定针头使针头固定起来很牢固[4]。同时将耳廓向前用胶布平贴固定在面颊上,这样可以使耳后皮肤变的平坦,又增加了穿刺视野,避免了因小儿摇头使耳后皮肤松弛或耳朵碰到衣服使针头松动导致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完全脱出皮肤的现象[5]。两组一对照,实验组的重新固定人数是对照组的三分之一,重新穿刺人数是对照组的五分之一。
从附表中可见,经过改良的实验组静脉输液的重新穿刺及液体渗漏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证明经过改良的实验组固定方法提高了输液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痛苦,受到了患儿家属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高禹,于美香.两种不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手法的效果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02,3(5):109.
[2]董文芹,霍正星.头皮静脉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2005.2(1).47.
[3]来玉民.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固定方法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3(18):31.
[4]马丽巍.小儿静脉输液护理概述[J].医学信息(下月刊),2011,24(10):318.
[5]刘慧芳.浅谈小儿头皮静脉输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