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发表资讯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论文发表策略

一、明确教学主题,设计德育情境

情境认知理论提出,人们不是根据书本上的道德符号而是通过情境互动来采取道德行为。教师在德育课堂应用情境教学法,首先应确定教学的主题,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的主题可以来自教材,但不必完全按照教材中的教学顺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学主题应当灵活选择、富有意义,并且易于为学生接受。

教学主题确定后,教师即可着手设计德育情境。情境的设计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包括学生年龄、场地、时间、教学设备等。其中,学生年龄对于情境的选择最为重要,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差异较大,如针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教师可创设深入浅出的教学情境,教师可更多地参与引导,而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年级,教师可以创设较复杂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论文发表例如,在给初三学生(年级)讲授“法律与道德”(主题)时,可以在教室上课时(时间、地点),展开题为“规范人的行为主要靠法律 / 道德”的辩论赛(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准备好支持己方观点的材料,并在辩论赛过程中倾听对方的观点,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和道德。教师设计德育情境应以人为本,把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使他们能真正参与到情境中,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论文发表策略

二、进行情境准备,丰富情境内容

设计情境后,教师应进行相关准备,为顺利开展情境教学提供保障。准备工作应根据情境的需要而展开, 有的情境较为简单,所需的准备工作较少,例如放映电影,教师只需准备电影资源、检查电影投放设备等;有的情境较为复杂,其所需的准备工作较多,论文发表例如辩论赛前,学生应提前熟悉辩论流程、分配辩论角色、准备材料,教师也应对辩题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做到处变不惊、把控全局。情境准备工作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关键, 需要避免因准备不充分而影响课程正常进行的情况。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前期的情境准备中来,比如让学生去搜集素材、准备设备。准备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也让学生对德育课堂多了一分期待。

三、完成情境实践,感受教育内涵

情境实践是情境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情境中感受和思考,并真正体悟到情境中的德育内容。情境在学生的演绎下经常富于变化,教师应做好维持现场秩序、把控情境走向、及时处理紧急事件等工作。情境的成功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学生在情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帮助自己和他人理解情境中蕴含的道理,吸收情境传达的精神。情境实践中应把握好教师引导的力度,做到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使情境按照所设计的方案进行。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论文发表策略

四、总结学习感悟,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实践的完成不代表课堂的结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能够突出课程主题,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对情境中蕴含的思想、意义进行总结,传达给学生,也可让学生自行总结、论文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教师的总结不宜长篇大论,否则容易陷入“说教式”德育,违背情境教学的目的。教师也可收集学生对情境德育模式的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从而在以后的德育课堂中进行改进,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让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本文标签: 德育论文发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