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杂志社官方网站
学术资讯

文学创作如何实现新突破

将目光投向世界

  “现在能够直面现实、深入人的内心、深入历史的内部空间、在叙事上勇于探索的作家还是太少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认为,当前文学创作有一些明显短板亟待补齐。

  《当代》杂志是重要的文学期刊,2019年将迎来创刊40周年。在现任主编孔令燕看来,好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是作家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不是刻意模仿,也不是量身定制,“在跟作家沟通时,他们经常说你们杂志需要什么样的稿子,我可以按照这个样子写。这是不成立的。言为心声,好的作品应该是有感而发,作家对这部分生活有强烈的感受,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何为独特?孔令燕说,这包括生活经历的独特,还有心得的独特,“大作家的作品,要比常人往前多想一步,往深处多想一步。生活细节贴着地面,但蕴含的见解和思想要有高度,要有向上飞翔的空间”。

  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表示,文学作品要走远,需要具备一种世界意识和人类意识。在他看来,好的作品致力于把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人类意识融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表达。他举例说,不少的战争文学主题往往是单一的,甚至是单调的。而苏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却能跨越地域和时空成为经典,关键就在于这部作品既包含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又传达出世界意识、人类意识。

  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认为,作家在创作时不能老是在想要迎合读者。因为读者的意愿往往不是想象出来的,最好是投入真心真情,在可能的情况下,集中精力把作品本身写好。好作品自然赢得人心。

批评要为文学发展助力

  “现在,不少作家正在像蜗牛一样爬坡,需要评论家在写作上给予更多的指点,助上一把力。”来自辽宁省盘锦市文化艺术创作室的作家张艳荣说。

  文学要实现长足发展,批评不可缺席。不过,当前的批评生态饱受诟病。张福贵认为,现在不少的文学批评脱离文学作品本身,批评家所使用的理论和话语方式,与作家的创作和读者往往是不搭界的,“我们在用哲学式的语言表达自身的逻辑,话语方式难以被人接受。我曾经比较激烈地说过,文学理论在为哲学打小工,无法确立自身,无法真正成为作家创作的一个指引”。

  据《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文学部主任王兆胜观察,现在有些批评家不再细读作品,而是惯于套用西方概念,无法以更高的审美标准来审视作品,又远离“智慧书写”,最终让批评成了“四不像”。

  “作家要有胸怀,让别人来探讨自己的作品,善于聆听,哪怕是尖锐的批评声音。批评家也要设法走进作家的心里,抱着理解的心态进行学术研究。”王兆胜说,创作和批评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文学要有整体的氛围

  1981年,陕西一批中青年文学批评家成立“笔耕文学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小组开创了陕西文艺批评“精诚团结、辛勤笔耕、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全新传统,直接促成重要文学理论刊物《小说评论》的诞生。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这个研究小组,就没有后来中国文坛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也就没有今天陕西文学辉煌夺目的成就。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以江苏省为例,来谈营造文学氛围的重要性,“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场体育比赛,各个省市区都来参赛。我觉得,江苏不一定能拿单打冠军,但绝对可以拿男子、女子团体冠军,就因为江苏在文学创作上群体力量非常强”。他观察,江苏的文学创作队伍,老中青不同代际的作家衔接合理,而且江苏的理论批评力量颇为可观,这些批评家跟踪关注当地作家作品,通过研究推动江苏文学向前迈进。

  “产生好的作品,不光是作家的事,更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环境与氛围。文学创作还有一个组织和管理的问题,真正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做内行的事,做实在的事。”白烨说。

可爱呢.jpg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