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分类一般与发表期刊有密切关系,发表刊物的级别往往决定着论文的级别和种类,说到这里很多作者一定想到了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级期刊,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省级期刊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期刊论文,这确实是一种论文级别的划分,这种划分我们也是非常熟悉的,除了这种划分,还有其他标准的划分,了解清楚各种划分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把握自己所面临的的发表要求,对于下面这种划分,很多作者不甚了解,下面就做个详细解释: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
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
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或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
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
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
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
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很显然,这种划分是将国际范围内的学术论文做了一个分类,而前述我们非常熟悉的类别划分是国内范围的,因此,这种国际通用的级别划分更加权威,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因此这种划分广大作者还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一般来说第六类论文不建议发表,因为在职称评审中很可能不受认可,不受认可就相当于无效发表,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最好不要发表,总体来看,发表第四级第五级了的作者占多数,不过随着学术界的发展,国内发表一级二级论文的作者也越来越多了,有能力发表的话绝对不是坏事儿。